三突出(出自《文汇报》的文艺创作模式)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4
小编整理:
三突出是“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倡导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文艺创作模式。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来”。三突出
出自《文汇报》的文艺创作模式
三突出是“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倡导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文艺创作模式。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来”。“四人帮”的亲信于1968年5月23日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他们在此文中写道:“我们根据江青的指示精神,归纳为三突出,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则”。随后,又被提升为“无产阶级文艺创造的根本原则”,并且提出所谓“三陪衬”作为“三突出”的补充。“三陪衬”指:在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反面人物要反衬正面人物;在所有正面人物之中,一般人物要烘托、陪衬英雄人物;在所有英雄人物之中,非主要人物要烘托、陪衬主要英雄人物。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三突出”、“三陪衬”的文艺创作模式违反生活的真实性和多样性,人为地神化英雄人物,使英雄人物脱离群众,宣扬了历史唯心主义,也使当时的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千人一面,人物关系千篇一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三突出 |
外文名 | Three prominent |
时间 | 1968年5月23日 |
影响 | 一方面扼杀了真正的文学创作的生机,一方面深受三突出影响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宣传了错误观点 |
出处 | 《文汇报》 |
三突出的内容
三突出指:
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三突出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之中,江青之流为了实现其反革命的政治目的,在俄赛盛会主义(?)的同时,抛出了他们唯一主义的创作理论,其中三突出原则是危害最终影响最坏的也颇具迷惑的一个。江青之流把三突出原则作为文艺创作的基本的规律,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强令理论能够文艺作者必须遵循,此后,由三突出为主心,衍生出了所谓散配成以及多侧面等突出英雄人物的文学游戏般的荒诞论谈。这种脱离实际,主观杜撰的标准,对文学创作危害极大。一方面扼杀了真正的文学创作的生机,一方面深受三突出影响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宣传了错误观点,背离了生活规律,或深浅不同的落入了概念化,公式化的空白,没有什么艺术感染力,更有甚者,则图解概念,精制滥造,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唯心主义创作是思想的流布和泛滥。
文革之后,有些其他事物借用这一词汇,如某某菜肴的“三突出”特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