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中国西北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干线)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16
小编整理:
河西走廊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文化交流中心,对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对于河西走廊的点评: 1. 历史悠久: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中原和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干线,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历史的变迁。 2. 地理独特: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整体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 3. 交通重要: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山,西至玉门关,全长1200多公里,最宽处约300公里,海拔高度1500米,西宽东窄,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沟通中国东西的重要交通通道。 4. 文化交流中心: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这里,中原文化、北方游牧文化、西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5. 经济发展推动:河西走廊作为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干线,对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区域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总之,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和文化交流中心。河西走廊
中国西北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干线
河西走廊(英语:Gansu Corrido),又称“甘肃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境内,是连接中原和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的干线。走廊整体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起乌鞘山,西至玉门关,全长1200多公里,最宽处约300公里,海拔高度1500米,西宽东窄,由一系列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面积66万公顷。。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河西走廊
英文名
Gansu Corridor
别名
甘肃走廊
所属区域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甘肃
景区信息
气候类型
大陆性干旱气候
地形地貌
山地 、戈壁 、丘陵 、平原 、沙漠
主要景点
莫高窟 、武威天梯山石窟 、玉门关遗址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白塔寺 、鸣沙山月牙泉 等
命名
河西走廊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故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这一概念中,“河西”是黄河以西,可以追溯至汉武帝刘彻设立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走廊”则在19世纪末,以德国探险家李希霍芬提出“甘肃走廊”的概念为滥觞。20世纪40年代,国内报刊开始出现“河西走廊”的表述,这条1200多公里的陆上通道拥有了自己的名称。
范围
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经纬度(93°20′—104°00′E,37°10′—42°50′N),全长1200千米,最宽处约300千米,总面积6600平方千米,东起乌鞘山,西至玉门关,南为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为马鬓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是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河西走廊南与青藏高原毗连,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邻接,西与塔里木盆地交界,是中国唯一同时衔接起中原、草原、山地与高原的四大区域过渡地带,行政区划上包括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和嘉峪关五个地级市。
历史
早期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河西走廊与中原并不相通,生活着大夏、月氏和乌孙等多个民族。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实施“霸西戎”的政策,迫使秦陇等地的诸戎或降服、或西徙,大夏人受影响从河西走廊向西迁。战国末年,月氏打败了乌孙,占据了河西走廊。到了秦汉之际,匈奴人东击东胡、西逐月氏,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
两汉时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行政管理区)、“两关”(阳关、玉门关)。并向河西走廊大量移民,对河西走廊进行农业开发。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在酒泉置都尉,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也由此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丝绸之路的贸易也因此中断。河西地区先后出现前凉、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河西地区由于远离中原战乱,文化方面稳步发展。儒教方面,在武威设立的文庙成为了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在佛图澄、鸠摩罗什等的推广下,佛教文化开始盛行,河西地区修建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如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
隋唐时期
隋炀帝重新统一了中国后,重新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并在张掖焉支山举办了一场“万国博览会”,邀请了27个国家的外宾出席。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世博会”,整场盛会持续将近一个月。唐朝时期,进一步实施开放的政策,丝绸之路持续繁荣发展。为了抗击吐蕃的侵略,唐王朝在鄯州、甘州、凉州一带大量屯田,武则天时,甘州、凉州的屯田连年丰收,凉州成为了当时粮食最为富庶的地方。但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动荡,大量边防军被调往内地平叛,河西走廊被吐蕃趁机占领。
宋元时期
到了宋朝,河西走廊归于少数民族,经过了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西夏占据了河西走廊一百多年。在成吉思汗灭西夏后,河西走廊才重归中原王朝版图。在元朝期间,元朝统治者通过河西走廊进行文化传播,公元1247年,西凉王阔端与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在河西走廊凉州的白塔寺进行“凉州会盟”。至此,西藏也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明清时期
明朝为了巩固在甘肃的统治,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1407年)五十余年间,明政府向甘肃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使甘肃外来人口大大超过了本土人口。并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嘉峪关以西称“关西”),即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来巩固对西域的控制。明代末年,由于边防松弛,统治者建立起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战略防线,并将嘉峪关关城以外的地方弃之不守。并且由于地理大发现,海洋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通道,连通世界贸易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逐渐被废弃。
近现代时期
近现代以来,河西走廊成为了中国和中亚、俄罗斯交通的大动脉,是新亚欧大陆桥(起点中国,终点在荷兰)的必经之路,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通道。2013年,“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象征。
地理
气候
因受青藏高原对印度洋水蒸气的阻碍,河西走廊形成了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内气候干燥,风大沙多,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为30-200毫米,自东向西降水量减少干燥度增加,冬春为寒潮天气,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50%-60%,而蒸发量却达到2000毫米以上。日照时数高,云量少,多数地区日照时间为3000小时,西部敦煌高达3336小时,年均温5.8-9.3℃。冷热变化剧烈,最高温可达42.8℃,最低温为-29.3℃,二者相差72.1℃,昼夜温差达15℃左右,沙暴日有50天以上,在安西8级以上大风的日子可达80天,有着“风库”之称。
地质
河西走廊作为北祁连造山带和北山造山带之间的典型压陷性盆地,其北山造山带的区域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断裂十分发育。北祁连造山带位于走廊之南,夹持在阿尔金断裂和海原断裂之间,是北祁连洋中寒武纪-奥陶纪俯冲缝合带,由下古生界地层强烈挤压形成的褶皱组成,同时代的中基性侵入岩、喷出岩比较发育。
河西走廊在大地构造上又被称为走廊过渡带,具有双基底特征,下部基底为前寒武系中深变质岩系,上部基底为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沉积岩系,其发展受北祁连褶皱带构造变形的巨大影响,经历了早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前陆盆地、中—晚中生代伸展断陷及新生代挤压变形与前陆盆地共4个演化阶段。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盆地内的局部沉降中心在第四系以来的地层沉积厚度超过千米。中央凹陷带是中—新生代沉降最强烈的地段,但由于受其他方向构造的干扰和叠加,沉降中心在第四纪时有所转移,使中生代沉积厚度极不均匀,但仍重叠在早先形成的凹陷上,进一步划分出了若干小型盆地。
地形地貌
喜马拉雅山系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自南而北,依次出现南山北麓坡积带、洪积带、洪积冲积带、冲积带和北山南麓坡积带,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其余广大地区以戈壁和沙漠为主。在经过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后,同时外营力对地貌的塑造,最终呈现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戈壁、丹霞彩丘、河流湿地、平原绿洲等多样的地貌景观。
戈壁沙漠
戈壁是河西走廊西端的主要地貌,也是河西走廊占地面积最大的地理景观。戈壁又称砾漠,源自蒙古语“难生草木的土地”,其地面由砾石、砂砾覆盖,土壤发育微弱,植被覆盖稀疏,只能生长稀疏、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河西走廊的沙漠化是中国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东、北、西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包围,面积达8.55×10km。
丹霞地貌
位于河西走廊的中段,在张掖方圆五十平方千米的山地丘陵地带,有着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的丹霞地貌,张掖丹霞是中国独有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复合景观,有着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
雅丹地貌
位于河西走廊的西边敦煌,有着著名的雅丹地貌,所谓“雅丹”,指的是风和水侵蚀的沉积物,遇到吹风有呼呼声,有着“魔鬼城”称谓,是河西走廊极端干旱气候区的代表性地貌类型,主要景观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型垄岗状、墙状和塔柱状等雅丹体,其中有风蚀柱、风蚀蘑菇等著名雅丹地貌。
黑戈壁
在河西走廊的马鬓山,有一种黑戈壁分布在剥蚀山地的山前地带,这种戈壁以黑丝的碎石为主远看像一块煤块,其表面有黑灰色的“漆皮”。这种漆皮是由于地下水上升经过日晒蒸发,石体表面会残留一层赤、橙、棕、黑、褐等颜色富含铁和锰的氧化薄膜,在风化作用下石体变得润滑光亮,如上漆一般。
水文
冰川雪山
祁连山是甘肃河西走廊南侧的一群平行排列的褶断块山脉,长900到1000千米,海拔在3000米以上,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6座。在晴朗的夏天能清晰地看到一条黑白分明的界线横过山腰,这条界线被称为雪线。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祁连山脉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72平方千米,是典型的高原冰川,冰川储量达1145亿立方米,其融水为河西走廊绿洲生成水源基础,被誉为“高山水库”。
主要河流
石羊河水系
位于河西走廊东部,发源于祁连山北麓,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组成,流域覆盖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全长250多千米,面积4.16万平方千米,平均降水量182毫米,属典型的半干旱内陆河流域。流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6亿立方米,地下水0.99亿立方米。
黑河水系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全程800余千米,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千米,发源于青海祁连县,源头分为两支,东支为干流。干流以莺落峡、正义峡为界,分上、中、下游。莺落峡以上河道,长度313公里,是黑河流域产流区,河床陡峻、水流湍急,天然落差3000多米,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为204公里,为黑河径流主要利用区,位于中游河道的黑河湿地,是河西走廊水源涵养、蓄洪防旱、地下水补给和区域水平衡维持的重要水文调节器,而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为411公里。
疏勒河水系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发源于祁连山深处讨赖南山与疏勒南山两大山之间的沙果林那穆吉木岭,终于敦煌西北的哈拉湖(又称青盐池),全长670千米。其中河源至昌马峡为上游,长346千米,昌马峡至双塔堡水库坝址处为中游,长124千米,双塔堡水库至哈拉湖为下游,长195千米。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千米,上中下游流域面积分别为1.33万平方千米、1.2万平方千米和16万平方千米。在唐代叫“独利河”,元、明时期叫“布隆吉尔河”,清代以后叫“疏勒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近年来,在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密集实施下,河西走廊生态逐步趋好,一些珍稀野生动物重回人们视野。其中,既有“雪山之王”之称的雪豹,也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还有成群大白鹭。在河西走廊中端,戈壁是兽类和鸟类的主要栖息地,拥有鹅喉羚、沙狐、黑尾地鸦、红隼、苍鹰、短耳鸮和纵纹腹小鸮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三趾跳鼠、鹅喉羚、喜鹊、黑尾地鸦、沙鵖、漠鵖和短趾百灵等是该区常见的兽类和鸟类。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恶劣,却栖息着野骆驼、雪豹、野驴、鹅喉羚、猞猁等濒危野生动物。位于河西走廊沙漠地区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野驴,鹅喉羚、盘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在保护区北片核心区,发现了13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属于国际濒危物种。
植物
沙生植物
河西走廊土壤富有可溶性盐类,综合成荒漠,有许多沙生植物存在,它们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在生态系统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沙枣又名银柳,为乔木或半灌木,以种子或扦插繁殖,作为水土保持、防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柽柳又名红柳,生长于弱水岸边及戈壁滩的沙丘上,是湖盆滩地和盐渍沙荒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多用扦插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是观赏植物。胡杨又名胡桐,耐盐碱生长快,是荒漠地区的天然速生珍贵树种,也是荒漠戈壁滩上的“劲松”,是古代留下来的“活化石”。梭梭又名梭梭柴,荒漠地区典型的沙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沙漠地区营造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在河西走廊多生于海拔1600~1650米的河边沙地、沙丘上。锁阳又名锁严,寄生在半荒漠、荒漠带有白刺属植物生长的沙丘或沙地。甘草又名甜草,生于盐渍化土地,用于食品工业、工艺卷烟和医药工业。罗布麻又名夹竹桃麻,生长于生草本或半灌木,喜光、耐旱、耐碱、耐寒。
荒漠植物
在河西走廊山地,有着青海云杉,别名泡松,高20米叶粗,生长在山地阴坡和半阴坡及潮湿谷底,是中国特有树种,一般用来高山造林和庭院欣赏。而青扦高达50米,树皮是灰色或者半灰色,生长在微酸性地带,有着景观绿化的作用。在民勤沙生植物园,种植着樟子松,高达25米,一年都是淡黄褐色,主要生长在沙地及石烁质沙地,有着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作用。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河西走廊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多样,戈壁区拥有石棉、煤、水晶、玉、铁、金及其他有色金属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玉门石油、山丹煤田、九条岭煤矿、金昌镍矿及镜铁山铁矿等多处大型矿点,金属以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都十分丰富。其中,镜铁山矿探明储量达6亿吨,占甘肃省的90%以上。金昌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分别占中国全国总量的85%和90%以上。
土壤
在河西走廊西部分布着棕色荒漠土,中部为灰棕荒漠土,东部则为灰漠土、淡棕钙土和灰钙土,淡棕钙土分布在接近荒漠南缘的草原化荒漠地带,灰钙土分布在祁连山山前黄土丘陵、洪积冲积扇阶地与平原绿洲,灰棕荒漠土带的西端以石膏灰棕荒漠土为主,东端以普通灰棕荒漠土和松沙质原始灰棕荒漠土为主,东北部原始灰棕荒漠土和灰棕荒漠土型松沙土占显著地位,盐渍土类广泛分布于低洼地区,自东向西面积逐渐扩大,草甸土分布面积则自东向西缩小。
绿色能源
太阳能
在河西走廊的敦煌,适宜的气候和地形为光热电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内,1.2万多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是中国目前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风能
在河西走廊酒泉市,自2006年首家风电企业入驻以来,截至目前共有中国华能、大唐集团等28户风电开发企业入驻,建成风电场35个,安装各类型风电机组4500余台,并网容量710万千瓦,已建成投运发电容量920万千瓦,风能总储量达2000万千瓦,年风能满发可利用小时数超过3000小时以上。
2022年提出重点推进河西走廊新能源重点开发区,计划到2025年完成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2447万吨标准煤,煤炭产量7000万吨、原油产量1140万吨、天然气产量2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26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超过6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3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60%左右。
人口
人口数量
河西走廊五市包括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在汉唐繁盛时期,河西走廊人口很少突破40万人,即使到明朝后期,河西三大流域人口也只有35万。乾隆年间,中国人口从1亿猛增到3.12亿。加之河西地区政治形势相对稳定,大量移民进入河西。嘉庆年间,河西地区人口达到127. 4万,至此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达到8.8人/平方公里,超过了国际上规定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 ——7人/平方公里。2020年末,河西走廊地区总人口440.24万人。
民族构成
在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河西走廊成为以汉族为主、胡汉交融的地区。有着氐、羌、鲜卑、吐谷浑、回纥(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游牧人群,还有来自西域的粟特人和胡人。随着时间的演化,河西走廊逐渐成为汉、蒙古、藏、土、裕固、哈萨克、回、满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以汉族为主,汉、回等民族主要在绿洲城镇从事农业、贸易商业,而藏、裕固、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则多在山区及荒漠平原从事牧业。
语言
河西走廊的汉语主要分为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其中敦煌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大部分读阴平,全浊声母字今读归平,属于中原官话。敦煌以外十七个县市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大部分读去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属于兰银官话。酒 泉地区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除汉文以外,还有着吐蕃文、突厥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在吐蕃统治时期,产生了使用吐蕃-汉双语的基层社会,形成了用吐蕃文拼写汉语的习惯一部分汉文书用吐蕃文转抄下来一直延续到归义军时期,到10世纪晚期,汉语逐渐被回鹘语和其他语言取代,宋、元时期回鹘语成为河西一带的通行语言,明清以后回鹘文逐渐被忘却。
宗教信仰
河西走廊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大量外来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以及西域及其更西边的地方性宗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经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地区。在国威及于西陲的唐代,一些西域或中亚的地方性宗教经西域到河西走廊地区,再传入中原。如祆教(拜火教)、摩尼教和基督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教派)等。
大乘佛教就是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播进入的中国,河西走廊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岁月中河西走廊地区的民众逐渐接受并信仰藏传佛教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藏佛教与道教、儒教、景教、伊斯兰教和多种民间信仰融合,发展出了多种形态。
重要城市
武威市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道路。城市总面积32351.69平方千米,人口约146.4955万人(2020年)。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朝廷设郡置县,为显示大汉王朝的武功军威,武威市由此得名。东晋十六国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隋末时期的大凉均在此建都。2001年设立地级市武威,原县级武威市改称为凉州区,现辖3县1区,有着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张掖市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古时称“甘州”,是中国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面积3.86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13万人(2022年)。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了张掖郡,之后历代都设郡置府,曾是国都、省会、都司之地,也是郡、州、镇、军、府和专区治所,1986年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成立张掖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有着“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称。
酒泉市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05.31万人(2022年)。
上古时期酒泉市为羌戎所居地,先秦时期被称为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西汉时仍被匈奴右贤王属下的浑邪王所控制,称匈奴右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将河西纳入西汉王朝统治范围,设立了酒泉郡,驻地为禄福县(即后来酒泉县)。1949年设酒泉专区,现酒泉为地级市,辖“一区两市四县”。
敦煌市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古城“三危”,“敦煌”最早记载于《史记·大宛列传》,从字面意义上认为“敦”意为“大”,“煌”意为“盛”,是古代使团商队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面积2.67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0万人(2023年)。
春秋之前是羌、戎的居所,春秋时被称为瓜州。秦汉之际,敦煌为匈奴占据,至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了敦煌郡,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敦煌郡改为敦德郡,东汉时复名敦煌郡,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为敦煌县,直至1949年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1987年设立敦煌市,为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下辖9镇。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命名。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全市总面积1224平方千米,人口为31.63万人(2022年)。
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平定河西之后,经过多方勘察,选定了嘉峪山和黑山之间最狭窄处修建土城,结束了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的历史。1965年,设立嘉峪关市,为县级市。1971年,被批准成为省辖市。嘉峪关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之一,下辖31个城市社区、3个镇、17个行政村。
经济
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前,月氏、乌孙及北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便已经在河西走廊沿线游牧迁徙,并且踏出了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草原通道,充当了早期沟通东西方贸易的主角。河西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以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河西走廊的畜牧业文明是由农业文明发展而来,是中国牧业的重要地区。进入工业时代后,河西走廊丰富的矿产资源被发掘出来,其依托资源发展了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工业产业。河西走廊依托其历史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与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
自张骞凿通西域后,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进行开发建设,在其农业发展的同时,河西走廊也成为了西域各国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中转站。进入21世纪后,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河西走廊承接了国际交易市场和国外的农产品需求,不仅扩展东南沿海蔬菜市场,还开辟出了中东亚蔬菜市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并发展特色畜禽产品加工、特色果蔬加工、特色酿造加工、特色主食加工等,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中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提供了甘肃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仔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走廊草地资源丰富,类型复杂多样,是畜牧业的主产区。其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第二产业
河西走廊地区有着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并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建设嘉峪关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酒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并推动实施核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玉门新能源制氢、张掖绿色氢能阳光甲醇等项目。
河西走廊同时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金昌、嘉峪关为龙头,协同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依托金昌、玉门、高台等化工园区,培育发展高端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中间体等产业集群,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在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玉门经济开发区、嘉峪关工业园区等园区建设以石化通用装备、新能源装备及农机装备、有色金属制造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三产业
河西走廊地区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物流业等。文化产业上,河西走廊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发展,2011-2015年期间,河西走廊所在的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由62.03亿元增长到124.24亿元,增加了62.21亿元,增长幅度为100.2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24%增长到1.83%,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总体上呈逐年加快的趋势。截至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总计文化事业机构1397个,文化事业人员9970人。
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建设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并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综合保护利用工程、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工程等建设项目,打造了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河西走廊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包含敦煌、张掖以及武威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5处世界级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河西走廊中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60处,省级200多处,为当代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原材料。
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来看,以2015年为例,酒泉为264.31亿元,占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的35.2%;张掖和武威分别为168.67亿元、163.86亿元,占比分别为22.5%和21.8%;嘉峪关和金昌分别为77.51亿元、75.84亿元,占比分别为10.3%和10.2%。总计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750.19亿元。
物产
农业作物
在夏商时期河西走廊已有人定居,并有了原始的农业种植。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开辟河西走廊,农耕文明在这里逐渐生根发芽。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和马铃薯,胡麻为油料主要作物,还种有西瓜、仔瓜、白兰瓜、枣、梨、苹果等,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
瓜州共引进培育出西瓜、白兰瓜、哈密瓜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的“瓜州蜜瓜”,含糖量达14%一19%,年产量稳定在3000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青海、新疆、陕西、北京、天津、广州、香港等地。
武威出产的天梯山人参果,因其生长在海拔2200米、气候寒凉,土壤、空气无污染的特殊地理环境中,浇灌祁连山纯净冰川雪水,采用无公害食品标准生产成熟的人参果果肉厚实多汁,无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涩,风味独特,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保健水果。
主要矿产
在河西走廊北山山系和祁连山山系中还富藏着玉矿资源,发现了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马鬃山寒窑子草场玉矿、敦煌旱峡玉矿三处矿场,采集到大量的碎玉料、石锤、砺石、陶片、瓷片等。河西走廊还是中国西北部石油生产的基地之一,有着石炭系领域包括武威盆地儿马湖-中卫凹陷、武威盆地中央坳陷、民乐盆地东部,侏罗系领域包括雅布赖盆地东部生物气、潮水盆地西北部庙北凹陷和敦煌盆地红柳沟-大坝凹陷,白垩系领域包括民乐盆地东部李寨村凹陷等7个石油调查点。
手工作物
酒泉夜光杯是一种用玉琢成的名贵饮酒器皿。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酒泉夜光杯的形成至少在唐代就已有之。制作夜光杯的玉料采自距酒泉城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威的夏王陶瓷烧制出了许多西夏风格的陶瓷制品,包括西夏剔花扁壶、西夏剔花温酒壶、西夏剔花三炮台碗、西夏茶具、黑釉刻盘等。其中的黑釉刻盘是在成瓷盘上通过特殊工艺,在上面附着一层黑釉,经工艺师精心雕刻而成,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性。
文化
习俗
丧葬习俗
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汉族人民形成了显著特征的丧葬文化,其中报丧、带孝、丧事操办、吊唁、祭奠、入殓、出殡、下葬等仪式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亲人已过世俗称“老了人”,操办丧事要请本族中德才兼备的长者做大东,请专门从事挖墓穴的人(又称“打坑的”)在家族坟地中破土挖坑,又名搌穴,吊唁是丧葬仪式中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将死者穿戴整齐入棺,次日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抬灵柩出门去埋葬称为出殡,俗称“送葬”。灵柩到达墓地,下葬之前先将“枣头饭”、文房四宝及面塑的公鸡等动物放入墓穴内,意为让亡灵早日投胎转世给后人带来文脉和家道兴旺。葬后第三日,家人及近亲带着祭品到墓地第一次上坟祭奠,添加坟土,安置坟门,又名“攒三”。此后,与其他祖先一起供奉不再举行单独的纪念活动。
婚姻习俗
在河西走廊的中部,居住着裕固族,裕固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有正式婚姻与非正式婚姻两种形态。正式婚姻,即男娶女嫁婚,婚礼仪式繁多而隆重。在女方家最重要的仪式是“戴头面”。迎亲路上,男方要在途中铺毡毯、备羊酒迎候,谓之打尖(裕固语叫‘杜苏尔池’)。在男方家的婚宴上,还要举行有名的“阿斯哈斯”仪式,即由“总东”(负责主持礼仪的人)向大家讲述裕固族婚礼的古老来历。裕固族的非正式婚姻主要指帐房戴头婚。女孩到十五或十七岁时举行戴头面仪式,即成年礼。父母这时候要为女儿另立一顶帐篷(裕固语叫“道尔朗”)。姑娘戴头面后就有了社交自由,可与称心的情侣在“道尔朗”同居,共同生活,生儿育女不受非议。帐房戴头的妇女,有的与一个固定的男子白头到老,也有中途感情发生波折而与另外男子同居的。
节庆习俗
地处河西走廊的山丹、金昌、古浪、敦煌等地如今依然延续着古老的民俗,除了在“冬至”当天做出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山丹的“冬至”活动就有“祷老爷”、炒‘冬至’、吃牛娃子饭等民俗节庆活动,古浪县的人们都要吃地方特色美食——“指子面”,意寓幸福安康,岁岁平安,而在金昌“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天都要吃传统美食“窝窝饭”。
农历四月初八,敦煌莫高窟会举行浴佛节庙会。庙会期间,九层楼大佛殿里钟鼓齐鸣,和尚诵经,香客还愿,城南的雷音寺大雄宝殿前弟子信众手持杨柳枝,用净水为玉制佛像淋浴。浴佛节当天,大佛背后的通道会打开,人们排队从右侧开始,顺通道绕行三圈,以示礼佛祈福。
艺术
建筑艺术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并发展成相对独立的河西建筑工艺体系,与一直以来在明清建筑中唱主角的北方官式建筑在布局、形制、构造和装饰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在结构形式上,由于河西走廊地区地质属湿陷性黄土且地震频发,因此注重稳定性和整体性,产生了椽扣、柱牵子、地栿等构件,分别在屋顶、屋身和基础三个部分起加强作用,并且普遍使用抹角梁的结构做法,屋角部位拉结作用增强,整体形象屋面曲线檐口平缓,屋脊高耸。受伊斯兰建筑影响,河西走廊建筑的平面多在背面出抱厦,檐下部分以“花板代栱”取代了传统的斗栱。
在河西走廊壁画中,不仅在大量净变画以及佛经故事中穿插了大量建筑影像,在敦煌壁画中的建筑更是含有佛殿、寺、阙、城垣、塔、堂、楼、门、住宅等多种类型,大量壁画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城阙、宫殿、佛寺、民居等建筑。早在东周的漆器和战国的铜器上就有建筑的图像,汉代画像砖上也绘有大量的建筑图像,与敦煌相邻的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以及榆林窟壁画中存有河西走廊所固有的地域建筑形式。在河西走廊壁画繁复的建筑类别中,壁画民居建筑形式一侧记录写有“坞”字,在《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一书中,将墓室壁画墓的题材分为四类,其中将“坞”划为墓主人世俗生活与财富的象征,主要与庖厨、耕种、收货、粮仓、仆婢、丝帛等内容列为一室,由此可见“坞”的建筑形式是河西走廊一带民居所存实体广泛性的又一例证。
在河西走廊地下发现了数千座魏晋时代的古墓,在古墓中有着不少精美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墓室壁画内容十分多样,不仅有表达墓主日常生活和财富的,也有镇墓驱邪和升仙祥瑞等内容,被称为“魏晋时期生活思想的图像记录百科全书”。
表演艺术
在河西走廊民间流传着一种经久不衰的说唱——河西宝卷,也指被称为“河西宝卷的分支”“敦煌变文的之孙”的曲艺艺术——凉州贤孝,由数百位盲人述说和传唱,既糅杂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也吸收了民间宗教信仰和神话等内容,被称为“民间百科全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传唱的足迹遍及武威到永昌、民乐、高台、酒泉等地,甚至跨过戈壁、荒原、抵达宁夏、青海等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至20世纪末,他们游走在河西走廊,行艺卖唱乞讨度日数十年,在不经意间播撒着凉州贤孝"孝悌忠信"的种子,他们的足迹见证着河西走廊社会生活的变迁,也让我们了解到底层视角的河西走廊文化传统。2006年,河西宝卷、凉州贤孝同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宗教艺术
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较早接触佛教和产生佛教艺术的地区之一,在境内保存着大量古代佛教石窟寺遗址群。其中包括中国石窟的“鼻祖”—天梯山石窟,还有着莫高窟以及众多精致华美石窟。现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从河西走廊西端一直分布到陇东和陇南,现存石窟群具有开凿时间较早、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等特点,其中的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饮食
河西走廊的饮食由于地域、食料生产、社会习俗、气候条件、历史积淀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以面食为主其他辅之。
炒炮
牛肉小饭
牛肉小饭是张掖最有名的美食早餐,把面做成米粒大小的小丁,配上切成条状的牛肉、豆腐、粉条,加上葱和香菜,口感独特。在肉类食品中, 腊羊肉也是久负盛名的美食,采用沿山一带吃羊胡子(草名)、羊糍胡花和沙葱的羊,入冬后将其宰杀煮熟,加上高台雪花盐,茵香、生姜等佐料烹制而成,嫣红透明肥而不腻,吃起来特别鲜美。
糊锅
糊锅是酒泉人最喜爱的早点,鸡汤为汤料投入蚕豆、熬成糊状,加入蚕豆粉制成的粉块、粉条、鸡丝、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开放入配好的汤中即可食用,整体突出姜与胡椒的辣味。而麻什子也被称为疙丁子,做法是和面要硬,擀切成小方面丁,煮透捞出盛在木制筒里,然后以羊肉汤为主配制汤料,投入粉块、粉条羊肉沫、豆腐丁及其它块状菜丁,汤配好后,再将煮熟的面丁放入,稀稠适中,这种饭也叫“羊肉麻什子”或“小饭”。
拔疙瘩
驴肉黄面
烤羊肉
嘉峪关盛产羊肉,在烤羊肉的选料上特别讲究,羊肉必须是一年内的羊羔肉、加料时不可加多也不可加错,烤熟后的羊肉色泽酱红、麻辣鲜香、油而不腻、外酥里嫩,烤肉现切、现穿、现烤,还有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肚等。
风景名胜
人文景点
武威天梯山石窟
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412—439年),距今约1600余年,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史学界尊誉为“石窟之祖”“石窟源头”。开创了“凉州模式”,是中国新疆以东的北方地区出现的第一种佛教石窟营建模式,同时也是这一地区佛像建造最原始、最基本的模式,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对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向西影响了莫高窟和高昌地区的石窟营造,在中国早期佛教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为研究北方佛教石窟和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断代标尺。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东麓、宕泉河西岸的断崖上。洞窟密布在南北长约2千米的崖面上,高约40米至50米,岩质为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沙层疏松,不适于雕刻,故石窟中以泥塑彩绘为主。莫高窟长1600余米,分南北两区,现存有壁画、塑像者共492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区,北区除少数洞窟存有壁画,其余则是多达二百五十余个空窟,彩塑三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五座。
榆林窟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万佛峡和上洞子等,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因从峡谷中穿流而过,两岸榆树成林,石窟因此而得名。因缺乏确凿的史实证据,开创时(年)代尚无定论。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经五代、宋、回鹃、西夏续建,完结于元。洞窟分上下层共有四十三个,东崖三十二个,西崖十一个。窟形、彩塑、壁画的特点、题材和风格,与莫高窟基本相同,同属敦煌艺术系统,故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精美的壁画艺术,弥补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足,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唐代至元代的佛教石窟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河西明长城
在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12年),最早修筑河西长城700多千米,迄今山丹县境内的汉明长城、烽燧、列障,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主要修筑于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以景泰县境内黄河西岸索桥堡为起点,西延至古浪,以汉长城为基础,到武威双城乡附近,离开汉长城,至永昌县又与汉长城会合,至高台县罗城乡北,又与汉长城分开,经酒泉市鸳鸯池附近,再由酒泉下古城明沙窝怀茂乡入嘉峪关境内,经新城、野麻湾到嘉峪关,全长957公里。
高台骆驼城遗址
位于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戈壁滩上,呈长方形,坐北面南,东西长425米,南北长704米,总面积30.77万平方米,角墩、敌台、瓮城、城垣残高2.5-7.5米,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公元397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另立年号建立的北凉国国都,现存遗迹有城墙、马面、瓮城、腰墩、角墩、古井等,是中国保存最好的汉、凉、唐代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和西域重镇。
玉门关遗址
位于敦煌市西北80千米的戈壁滩上,包括三部分:玉门关、河仓城、长城烽燧,俗称“小方盘”,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遗址,也是丝绸之路必经关隘,因阗玉经此输入中原得名。现存城垣比较完整,遗址平面呈方形,黄土夯筑,东西宽24米,南北长26.4米,周围尚有营垒、炮台、古塔等遗址,河仓城俗称“大方盘”,是汉至魏晋时期中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遗址为方形,黄土夯筑,南北二垣各长150米,东西二垣各长155米。1988年,国务院公布玉门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丝绸之路中国段”。2014年6月,被列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雷台汉墓
武威的雷台景区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现存建筑有三星殿、雷祖殿、北斗七星殿、南斗六星殿、过殿、东西陪殿、廊房等,是河西走廊著名的道教胜地。雷台汉墓则为汉朝时“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出土了中国旅游标志物——“马踏飞燕”铜像。
武威文庙
文庙,也称孔庙,是纪念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场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72号,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已有500多年,是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整个古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为凉州府儒学。整体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
自然风光
鸣沙山月牙泉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鸣沙山距城南5千米,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开始称鸣沙山,东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余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外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时称沙井,又称药泉,清代正名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平均水深4.2米。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时常遭遇烈风流沙但泉水不被其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形成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地貌分布广阔,造型奇特,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被誉为"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景观复合区。
嘉峪关讨赖河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
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中段讨赖河南山,全长370公里,流经嘉峪关32.08千米,是嘉峪关市地下水水源补充、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态绿化的唯一河流水源。讨赖河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是历经千百年河水冲刷而形成的以峡谷地貌景观为主,地质构造及水体景观为辅的地质地貌类遗迹,其规模、特征、类型对研究祁连山隆起,戈壁地质地貌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化
诗词歌赋
我们把历史上产生于河西走廊本土及本土之外描叙河西和涉及到河西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河西走廊地域文学,简称为河西文学。包括从上古昆仑神话、汉魏河西文学到明清河西文学及敦煌文学中的河西文学、河西俗文学、河西少数民族文学、河西走廊的《西游记》文化等,而其中的主流是诗歌。曹植、张骏、岑参、王维、纪昀等历朝文人都以河西走廊为题材作诗抒情。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纪录片
由CCTV节目官网播出的《河西走廊(2022)》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从汉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河西走廊历史,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跨越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系统梳理了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的历史,呈现出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文学作品
《凉州十八拍》是叶舟创作的聚焦河西走廊文化、历史、人物的一部134万字的作品。《凉州十八拍》以武威为书写原点,塑造了一群血气方刚的凉州少年形象,书写了一种生气勃发的少年精神。让读者体会到那份久违的汉唐以降边塞诗文中的英雄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这本书还入选了由中宣部指导、中国作家协会牵头实施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支持项目首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