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10-24
小编整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其起病突然,病情严重,常常由高血压引起。这种疾病在50到7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当动脉内膜撕裂时,主动脉真腔内的血液溢出,迅速将中层血管的内层从外层分离。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胸部疼痛,这种疼痛是突然发生且具有特征性的。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该疾病的一般描述,并不能替代医疗建议或诊断。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有类似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外文名
aorticdissectiveaneurysm
是否传染病
否
症状表现
疼痛,休克、虚脱与血压变化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多发人群
50~70岁男性
就诊科室
- 心外科
病因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高血压,约70%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 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等。
- 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二瓣化。
- 妊娠、严重外伤、重体力劳动及某些药物。
症状
典型症状:疼痛
- 本病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
- 患者有突发、急起、剧烈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不像心肌梗死的疼痛是逐渐加重,且不如其剧烈。
- 两侧肢体血压及脉搏明显不对称,常高度提示本病。
- 约半数或1/3患者发病后有苍白、大汗、皮肤湿冷、气促、脉速、脉弱或消失等表现,而血压下降程度常与上述症状表现不平行。
- 某些患者可因剧痛甚至血压增高。
其他症状
- 严重的休克仅见于夹层动脉瘤破入胸膜腔大量内出血时。
- 低血压多数是心脏压塞或急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
检查
- 确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 对诊断升主动脉夹层分离具有重要意义,且易识别并发症。
胸部X线
- 如见主动脉内膜钙化影,可准确测量主动脉壁的厚度。正常在2mm~3mm,增到10mm时则提示夹层分离可能性,若超过10mm则可肯定为本病。
CT、磁共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可发现夹层的位置及范围,有时还可见撕裂的内膜片
诊断
- 医生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及影像学检查。
- 突发胸部剧烈疼痛,血压变化,休克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重要依据。
- 结合磁共振及造影检查,显示主动脉夹层,帮助诊断。
鉴别诊断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 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改良支架象鼻手术。
- 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首选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 一旦怀疑或诊断为本病,应立即住院监护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止痛,镇静,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和外周动脉压。
危害
- 胸痛症状发作时,会严重患者影响生活和工作。
- 疼痛发生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有可能死亡。
预后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年龄、是否有症状及并发症、基础身体状况等。总体来说,早期、规范治疗,对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2%,视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异,越在远端,范围较小,出血量少者预后较好
预防
- 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每天至少2次监测血压的变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适当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的发生,在伴有主动脉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马凡综合征的患者,更应限制剧烈活动,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 减肥:肥胖者,要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积极减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 不滥用药品、保健品:不要滥用含有性激素的药品、养生或美容的保健品。
-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于及早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