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货币汇率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货币汇率 |
别名 | 外汇行市或汇价 |
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欧元、英镑、澳大利亚元采用间接标价法,如1英镑 = 1.6025美元;1欧元 = 1.5680加拿大元;1欧元 = 1.0562美元;1澳大利亚元 = 0.5922美元等。例如:1美元=105日元,即1美元可以兑换105日元。
种类划分
汇率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其种类有: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港币、新加坡元
货币汇率
②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按制定汇率的方法
①基本汇率。各国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制定出对它的汇率,这个汇率就是基本汇率。一般美元是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的货币,各国都把美元当作制定汇率的主要货币,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
②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价,采用间接标价法时间则相反。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一般为1%一5%。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外汇时使用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也称同业买卖汇率,实际上就是外汇市场买卖价。
③中间汇率。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西方明刊报导汇率消息时常用中间汇率,套算汇率也用有关货币的中间汇率套算得出。
④现钞汇率。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只有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够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产生了买卖外汇现钞的兑换率,即现钞汇率。按理现钞汇率应与外汇汇率相同,但因需要把外币现钞运到各发行国去,由于运送外币现钞要花费一定的运费和保险费,因此,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的汇率通常要低于外汇买入汇率。
按银行外汇付汇方式
货币汇率
②信汇汇率。信汇汇率是银行开具付款委托书,用信函方式通过邮局寄给付款地银行转付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由于付款委托书的邮递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因此,信汇汇率比电汇汇率低。
③票汇汇率。票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所使用的汇率。由于票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头寸,所以票汇汇率一般比电汇汇率低。票汇有短期票汇和长期票汇之分,其汇率也不同。由于银行能更长时间运用客户资金,所以长期票汇汇率较短期票汇汇率低。
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
①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②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钱汇两清。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要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汇率变动风险而引起的。远期外汇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比是有差额的。这种差额叫远期差价,有升水、贴水、平价三种情况,升水是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贴水则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
有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货币汇率
①官方汇率。是指国家机构(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汇率。官方汇率又可分为单一汇率和多重汇率。多重汇率是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规定的一种以上的对外汇率,是外 汇管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限制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按银行营业时间
②收盘汇率。又称收盘价,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使用的汇率。
货币理论
有两种理论用来解释汇率的决定问题
货币汇率
汇率平价理论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
货币汇率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
这就意味着他国家货币都盯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浮降意义
如果是国际流通货币,那关系到该国的经济情况,利率等因素,如果不是国际流通货币,那属于政策性调整。比如以人民币为例子。人民币不是国际通货,所以它的利率其实是人为设定的.(不涉及买卖影响其汇率的问题)。通常一国的货币对外汇率其实就是内物与国外实物的对折。举个例子,假如1美元在美国能买一瓶瓶装水,而在中国可以买4瓶,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相似的物品其价值有比较大的偏差,当然这里面涉及了所在国的人力成本和消费能力等等综合问题,但作为国家实体,它就会就这样的价值差异提出调整要求,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经济量和进出口量比较大的国家。因为同样是在国际上销售一瓶水,中国的水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是汇率偏差的实际反应。其实如果经济量不大的国家,使用的又是非国际通货的话,其他国家也不是特别关心你,但作为出口大国,人家就要干涉你了,特别是在与你的贸易呈现逆差时。短期影响的话,首先是会实质减少该国以他国货币核算的债务价值,增加以该国货币结算的债务价值,然后会使该国的出口货物竞争力下降(因为贵了),抑制该国出口,最后就是该国在外消费的/进口的时候实际购买量上升了. 所以刺激进口,抑制出口的结果就是减少贸易顺差.
货币汇率
影响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例如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元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长期处于下降的状况,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续出现巨额顺差.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它的影响往往要通过一些经济机制体现出来:
(1)商品劳务贸易机制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提高,必然提高其商品,劳务的国际价格,从而削弱了该国商品,劳务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影响出口和外汇收入。相反,在进口方面,假设汇 率不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会使进口商品的利润增加,刺激进口和外汇支出的增加,从而不利于该国经常项目状况.
(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必然使该国实际利息率(即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降低,这样,用该国货币所表示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下降,导致各国投资者把资本移向国外,不利于该国的资本项目状况.
(3)心理预期渠道
一国持续发生通货膨胀,会影响市场上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心理,继而有可能产生外汇市场参加者有汇惜售,待价而沽,无汇抢购的现象,进而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据估计,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往往需要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才显现出来,然而其延续时间却较长,一般在几年以上.
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一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利率差异
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
最后,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里根入主白宫以后,为了缓和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其结果使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持续上扬,但是1985年,伴随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美元高估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从而引发了1985年秋天美元开始大幅度贬值的风潮.
财政收支状况
货币汇率
外汇储备的高低
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外汇储备充足与否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主要作用。外汇储备太少,往往会影响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从而引发贬值;相反外汇储备充足,往往该国货币汇率也较坚挺。
心理预期因素
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买进还是卖出某种货币,同交易者对今后情况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当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的汇率在今后可能下跌时,他们为了避免损失或获取额外的好处,便会大量地抛出这种货币,而当他们预料某种货币今后可能上涨时,则会大量地买进这种货币。国际间一些外汇专家甚至认为,外汇交易者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现在已是决定这种货币市场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在这种预期心理的支配下,转瞬之间就会诱发资金的大规模运动。由于外汇交易者预期心理的形成大体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状况,政府经济改革,国际政治形势及一些突发事件等很复杂的因素。因此,预期心理不但对汇率的变动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带有捉摸不定,十分易变的特点.
信息因素
现代外汇市场由于通讯设施高度发达,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接和交易技术的日益完善,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因此,市场上出现的任何微小的盈利机会,都会立刻引起资金大规模的国际移动,因而会迅速使这种盈利机会归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谁最先获得有关能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心理的"新闻"或信息,谁就有可能趁其他市场参加者尚未了解实情之前立即做出反应从而获得盈利。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预期心理对汇率具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外汇市场对政府所公布的"新闻"的反应,也不仅取决于这些"新闻"本身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更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在预料之中,或者是"好于"还是"坏于"所预料的情况。总之,信息因素在外汇市场日趋发达的情况下,对汇率变动已具有相当微妙而强烈的影响.
政府干预因素
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各国政府(央行)为稳定外汇市场,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的途径主要有四种:
①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
②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③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影响市场心理;
④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直接干预或通过政策协调进行间接干预等。这种干预有时规模和声势很大,往往几天内就有可能向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当然相比较目前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的外汇市场来说,这还仅仅是杯水车薪,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干预尤其是国际联合干预可影响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进而使汇率走势发生逆转。因此,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但在不少情况下,它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有很大影响.
货币新闻
美国财政部递交国会的《国际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终于在当地时间周一出炉。这份半年度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却表示希望明年四五月间下期报告发布时看到中国在汇率改革方面有更大作为。中国央行昨日未对此置评,但其借《中国证券报》指出,人民币何时实现完全可兑换,目前还没有明确时间表。
报告肯定了中国今年7月“解冻”人民币汇率一举,但指出中国新汇率机制的作用仍相当有限。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不足以满足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需求,进一步放开汇率将有助于中国施行自主和有效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并控制通货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在报告中还表示,将同马来西亚政府就汇率政策展开双边磋商。马来西亚曾于今年7月宣布结束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至今其货币仅升值0.8%。
在收到美国的报告后,IMF未过多置评,仅表示可能会应美国要求,进一步加强IMF在一些国家汇改上的监督作用。
美国财长约翰-斯诺周一发表声明,指出中国7月“解冻”人民币汇率的行动在美国政府确认中国没有操纵汇率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此后中国在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和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方面的进展有限。斯诺表示,美国财政部的下份半年度报告将密切关注中国汇改的进展。
中国央行昨天未就美国的报告发表评论。但央行当天曾在《中国证券报》的“人民币汇改问答”栏目中明确表示,人民币何时实现完全可兑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