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绿孔雀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鸡形目雉科的鸟类
4.4万次播放04:32
00:40
物种特征
00:47
分布范围
00:56
物种对比
01:14
繁殖
01:30
灭绝危机
02:40
物种保护
更多视频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也称爪哇孔雀、龙鸟。绿孔雀体型硕大(雄鸟体长240厘米,雌鸟体长110厘米),雄鸟尾特长,头部冠羽竖起,颈、上背及胸部具有绿色光泽,尾上覆羽特长并具有闪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鸟无长尾,色彩不及雄鸟艳丽,下体近白色。
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至爪哇的广大区域,后来经历了种群收缩,目前分布于云南和东南亚局部区域。
2018年,绿孔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列为濒危(EN)物种。
鸟类
濒危
陆生动物
杂食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绿孔雀 |
拉丁学名 | Pavo muticus |
别名 | 爪哇孔雀 越鸟 龙鸟 |
分布区域 | 亚洲东南部多地 |
分类信息
界 | 动物界 |
展开
图集
形态特征
绿孔雀形态图
绿孔雀雄鸟:体长240厘米,腿巨长,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羽冠以下的颈部、胸部羽毛为鱼鳞状,呈金铜色,羽基暗紫蓝色,下背有闪耀紫辉的铜钱状花斑,尾羽较短呈黑褐色,初级飞羽棕黄色,尾羽特别发达,长可达1米以上,羽端有一闪耀蓝色和翠绿色相嵌的眼状斑,通常羽毛以翠绿色为主,羽毛很有光泽。
绿孔雀雌鸟:雌鸟与雄鸟相似,无尾屏,雌鸟头上耸立一簇冠羽,冠羽颈部、胸部为鱼鳞状,呈金铜色,冠羽暗紫蓝色,背和腰呈暗褐色,稍闪着辉黄铜或绿色,还有点缀的浅棕红色细形波状横斑,翅上的内侧覆羽相同,但无绿辉;尾上覆羽不及尾长,与背同色,并闪着辉亮的鲜绿色;尾羽黑褐,羽端呈褐白色横斑;颏和喉白,两侧杂以褐色。
绿孔雀幼鸟:头顶呈黑褐色,冠羽簇棕色,后颈蓝绿色,上体余部棕褐,上背并沾着辉蓝色光泽,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棕栗色,斑呈褐色,次级飞羽暗褐色,密布以棕白色斑,两翅的覆羽与背相似,但外侧覆羽带棕栗色,尾羽浓褐色,外翈或多或少以浅棕白色。眼睛前后方呈黑色,前颈和胸暗褐,前面并沾有浓紫蓝色,羽端浅棕白色,在胸部较宽,羽轴两侧也有棕白色,腹部为纯色,肛周羽及尾下覆羽灰褐,形状松软如绒状。
物种对比
分布栖息
栖息环境
绿孔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开阔地带活动,不喜欢过于浓密的热带雨林。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绿孔雀夜间在岩边的大树上过夜,夏季每天6时左右便下树活动,下树前首先要振动翅膀,整理羽毛,然后再“ha-o-ha”地长鸣几声。再前往觅食地。平时多5一10只结成小群在一起找吃的。中午酷热时,便在荫蔽的灌木丛间休息,待稍为凉爽时(下午4时半左右),才开始活动,边找吃的边驰走。
社群行为
绿孔雀很少单独活动,多见一只雄鸟伴随着三、五只雌鸟,有时还杂有幼鸟。绿孔雀脚强健,疾走像奔跑一样;行走的姿势犹如鸡类一般,且走且点头。两翅短圆,不善飞行,下降时滑飞得较快;在逃避敌害时,都习于大步疾驰,窜遁于密丛中。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流沙河边的山沟里发现一群绿孔雀,是1只雄鸟伴随4只雌鸟在山沟林缘的空旷处活动。
交流行为
绿孔雀在搏斗或逃避敌害时,会发出急遽的尖叫声,鸣声洪亮,响彻山谷;声音粗厉单调,不是很悦耳,ga-wo,ga-wok和gaooa-woook非搏斗逃跑的声音。雄鸟能将尾上覆羽高举并展开,支撑在翘起的尾羽上,形如大扇,左右摆动,眼状斑闪闪发光。
生长繁殖
发情期
绿孔雀繁殖通常在3~6月进行,2月中下旬出现求偶行为。求偶时,雄鸟围绕雌鸟进行求偶炫耀,甚至发生格斗,孔雀的求偶炫耀颇具特色,雄性尾屏面向雌性展开,展示华丽的翠绿及眼状斑等,并不断抖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交配时,雄孔雀频频开屏,抖动羽屏,发出响声。雄孔雀扑在雌孔雀的背上,用喙咬住雌孔雀的头顶部,两脚不断交替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有较大幅度的抖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动接受雄孔雀的交配动作。交配时间约为十几秒钟,然后各自离去。
产卵期
绿孔雀不擅营巢,常在茂密的灌木丛或高草丛间挖一浅坑,用杂草、枯枝、落叶、羽毛等巢材,非常简陋。雌鸟在黎明前产卵,每隔1日产1枚卵,产5~6枚。在人工饲养下,可年产6~40枚,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不参与孵化,经27~30日孵出雏鸟。
育雏期
绿孔雀幼鸟在孵化后,就可以正常活动,并且全身长有羽毛,但它们仍然需要相对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否则甚至会因为气候寒冷而死去。雏鸟通过模仿成鸟行为来学会吃喝,在雄性雏鸟长出它们的尾巴及明亮羽毛之前,雄性和雌性雏鸟看起来很相似。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生长缓慢,第1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第2年的幼鸟与同性别的成鸟相似,但雄鸟不具尾屏,脸上裸露部呈蓝色和黄色,第3年才被有成年羽衣,此时雄性幼鸟具有完全长成的尾屏。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世纪末,中国绿孔雀种群数量为800~1100只。
2008年10月,吉林市船营区人工养殖150只绿孔雀。
保护级别
2018年,绿孔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IUCN)列为濒危(EN)物种。
2021年,绿孔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关文化
相关报道
参考资料
[1]
绿孔雀 / Green Peafowl / Pavo muticus · 鸟网[引用日期2022-05-16]
[2]
绿孔雀 Pavo muticus · 物种库[引用日期2022-05-16]
[3]
Green Peafowl ·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22-05-16]
[4]
奚志农 . 绿孔雀 : 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1 . 6-13 .
[5]
单鹏飞 、董锋 、王洁 、吴飞 、孔德军、 杨晓君 . 中国绿孔雀及其保护现状 : 草原科学院 ,2021 . 101-107 .
展开
相关合集
国家一级三等保护动物
共24个词条6658阅读
熊猴
猴科猕猴属哺乳动物
蓝鹇
中国特有的大型鸡类
黄腹角雉
雉科角雉属鸟类
查看更多
中国十大候选国鸟
共10个词条8553阅读
丹顶鹤
鹤形目鹤科鸟类
红腹锦鸡
中国特有的鸟种
黑脸琵鹭
六种琵鹭中唯一濒危物种、鹈形目鹮科鸟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