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考古遗址(查文考古遗址)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查文考古遗址
基本信息
地点 | 秘鲁西部的安卡什省 |
出土地点 | 秘鲁安第斯山的高山峡谷中 |
中文名 | 查文考古遗址 |
其他信息
文物类别 | 文化遗产 |
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遗址简介
地理位置
遗址风貌
该峡谷很窄,一般宽度不超过5公里。该遗址的海拔大约3200米,并且此处的高大山脉直升至遗址上大约4400米。遗址包括一个居民点和与之相连的一个纪念性艺术建筑。居民点建于公元的第一个千年。在这一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该居民点的居民数从只有一千左右一举发展成为原居民人数的两到三倍;纪念性的艺术建筑物建造后,在这一千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它不断地得以改造,并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建。大约于公元后的第三个世纪的某个时间起,人们就不再使用它了。
老庙宇建筑
在查文考古遗址中,老庙宇建筑是一个附加建筑和改建后建筑的综合体。
原始建筑的建立时间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900年。这个建筑被称为老庙宇,它包括三个相互连结的土墩,形成“U”字形结构,这个“U”字形结构正好围绕着一块凹陷的圆形广场。北部的土墩横截面为45×75米,高14米;中部的土墩横截面为29×44米,高11米;南部的土墩横截面为35×71米,高16米。每一个土墩内都建有画廊。而在中部土墩的中心处,也建有一个画廊,放置着查文考古遗址中主要的宗教人物。该画廊高4.5米,雕刻着花岗岩神人同形同性论的人物,这些人物明显地带有猫的特征,例如,尖锐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此物体的尖状底座位于画廊的地板,顶端正好嵌入天花板上。此画廊的上面原本也是一个画廊。后来,上部画廊地板上被移去一块石头,可能已经默认将这个画廊当作神喻之地了。在1945年的山崩中,上层的画廊被毁坏。
历史推测
金字塔形庙宇
公元前900年左右,查文人开始在查文-德万塔尔修建石庙,这就是后来安第斯山区最重要的一座金字塔形庙宇。后来从滨海村落到安第斯山间小城方圆数百英里的人们,都开始信奉这些面目狰狞的查文神。这些神以及查文文化的其他许多方面都对周围地区的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查文-德万塔尔村落遗址被发掘以后,人们发现,查文考古遗址中的建筑物,包括一系列石头建造的宗教建筑,是一些附加建筑和改建后建筑的综合体,也被人们称为老庙和新庙。老庙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圆,而新庙广场的中心则是正方形。
庙宇结构
查文-德万塔尔庙宇上面的方砖檐口上有浮雕,建筑的门楣一般采用两根柱子来支撑,楣上刻着一排站着的鸟儿,柱子上刻着浮雕人像、鸟头、鸟翅、尖牙和利爪。在一块著名的方尖碑上,刻有鳄鱼形象,还装饰着眼睛和尖牙。有人认为,当时的查文文化深受周围环境,尤其是山脉东部的茂密的丛林的影响,丛林中的动物在查文文化中十分普遍,美洲豹、蛇、凯门鳄(一种短吻鳄)等都频繁出现。所以,在查文的浮雕中,动物常和人类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半人半兽的怪物。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挖掘中发现,战争,至少是战争仪式,对查文人来说极为重要。庙宇中发现的一些彩塑雕像中有矛、盾、刀、棒等多种武器形象,甚至有几个雕像手持砍掉的人头。由此可见当时一部分人的悲惨命运,这其中多半是些打了败仗的人。
立碑之谜
石板雕刻
同时,人们猜测,这座神庙实际上是围绕这座雕像建的,因此它在这个遗址上或许是矗立在原来地点的惟一的一座石雕。而查文遗址最重要的石刻可能是一个戴着精美头巾的人像。这幅石刻作于公元前400年左右,人像的双臂垂在身旁,双手各握着一根节杖。这种人称“节杖神”的雕刻还以略微不同的形状出现在蒂瓦纳科和瓦里。考古学家在查文北部沿海的遗迹中,发现了大量的黑、土褐、红色陶器。它们由查文人制造,陶器造型最有特色的是优雅的镫形嘴罐和粗颈瓶。镫形嘴罐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制成。陶器以低浮雕装饰,用抽象的圆环和螺旋形组成,也有抽象化的动物形象。用锤、锻、焊加工的金制品也出现在查文艺术中,如来自兰巴耶克谷地的长方形凸纹饰板和圆柱形王冠上的金饰。
考古学家认为,在大约公元前400年,这座神庙经过了一次修缮和一系列的修建,修缮后的规模比原来的更大,但仍呈“U”字形,正是这种结构形成了新“U”字形的平台和遗迹,它们聚集于正方形的广场上,形成了新庙宇。但是,大约公元前200年,查文文明开始衰落,村落建设停顿下来。这座著名的神庙,当地的人们也不再用它了。
学者们普遍认为,查文文化在公元前曾广泛传播,不仅是当时的文明中心,而且有着较高水平的金银冶炼技术和纺织品工艺,其文化影响十分深远。稍后兴起的文明,诸如纳斯卡文明和莫契文明,其设计的装饰图案以及生产的陶器、纺织品和金属制品都与查文文化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查文的兴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200年,有人推测其社会性质属原始社会后期的酋长国阶段。但查文为何衰落与被人放弃,以及在此后的岁月中,人们不再把它作为祭拜场所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