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鼠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土拨鼠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鼠类
啮齿目松鼠科动物
3587次播放01:27
00:12
形态特征
00:31
栖息
00:41
分布
00:48
生活习性
更多视频
土拨鼠,是喜马拉雅旱獭(学名:Marmota himalayana)的俗称,也叫“雪猪”,藏语称之为“曲齐”、“奇毕”,是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的哺乳动物。喜马拉雅旱獭体长37~40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4~8千克,其身体粗壮,四肢短而粗,前爪发达。喜马拉雅旱獭的背毛呈棕黄褐色,具有黑色的细纹,而尾端部的颜色为黑褐色。喜马拉雅旱獭生活在海拔3300~5200米的高寒草原草甸地带,主要活动于山麓、山坳、斜坡及谷地,其具有惊人的挖掘本领,属于一种杂食性动物,以草、豆科植物的根、茎、叶、果为食,有时也会捕捉小动物。
2016年,喜马拉雅旱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无危(LC)物种。
哺乳动物
无危
陆生动物
植食性
图集
全部
查看更多
形态特征
喜马拉雅旱獭体形肥大,其体长37~40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4~8千克。喜马拉雅旱獭颅骨粗大,近乎扁平,且脑颅有明显的矢状峭;耳廓短;眼睛极小,眼眶后突结实,其前方有1个凹刻;鼻骨后端远超出前颌骨后端和眼眶前缘,其前端稍超越上门齿前缘;腭骨后缘中间有尖突;长有6对乳头。喜马拉雅旱獭的尾巴短而稍扁平,其长不超过后足长的2倍;四肢粗壮,前足拇趾退化,其爪很小,其余4趾爪长而弯曲,后足趾爪较短。喜马拉雅旱獭的皮毛颜色为:吻部有黑灰色圈,吻侧淡棕色;下颌棕灰色,两颊至耳基为灰黄色,并杂以黑灰色;背部及四肢外侧呈淡黄色;腹部为淡棕黄色;足背呈淡黄灰色;尾端为棕褐或黑棕色。
共4张
各种姿态的喜马拉雅旱獭
分布栖息
栖息环境
喜马拉雅旱獭常见于海拔3500~5200米的林带和雪地之间的区域,这些地区的温度通常为8~12摄氏度。喜马拉雅旱獭主要生活在干燥、开阔的栖息地,包括高山草甸、草原和沙漠。它们的大部分栖息地位于喜马拉雅西北部的高山地区的灌木丛、草地生态区中,这里的植被以参差不齐的常绿灌木丛和桦树林为主。由于喜马拉雅旱獭喜欢挖掘洞穴,所以它们的栖息地一般就在质地轻软且土壤足够深的地区。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喜马拉雅旱獭的行为会随着季节而变化。通常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它们会冬眠6~8个月。而在春季、夏季和初秋季节,它们就会出来活动。在春末夏初,成年雌性喜马拉雅旱獭和1岁以内的幼崽会在洞穴里待的时间比较长,而成年雄性喜马拉雅旱獭需要在洞外维持警戒,以观察潜在的捕猎者,这种情形会一直持续到8月份为止,其在洞外待的时间显然要比雌性喜马拉雅旱獭要多。
社群行为
喜马拉雅旱獭是群居动物,它们处于穴居生活状态。喜马拉雅旱獭的洞穴有主洞、副洞和临时洞之分。主洞供冬眠用,结构复杂,洞口多为1个,内有巢;副洞较简单,大部分比较单淍,其作为夏季栖居场所;临时洞最简单,没有巢室,常作为临时逃避敌害之用。这些洞口均堆有扇形的土丘,直径约1.5米。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虽然喜马拉雅旱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红色濒危物种名录中,但是它们在整个分布区域内的种群数量都很丰富,并且也暂时没发现有种群数量下降的迹象。
致危因素
虽然喜马拉雅旱獭整个种群没有受到重大威胁,但在南亚,喜马拉雅旱獭还是会受到当地民众捕食、被当做医学用药、栖息地被干扰以及过度放牧而占用其栖息等因素的潜在威胁。
保护举措
喜马拉雅旱獭可能在许多保护区内都有分布,比如尼泊尔的安纳普尔纳保护区、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塞乌桑德国家公园和马卡鲁巴伦国家公园等。建议对喜马拉雅旱獭种群进行调查和分类研究,并对相关种群发展的限制因素展开研究和监测。
保护级别
2016年,喜马拉雅旱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级别为无危(LC)。
2019年,印度地区的喜马拉雅旱獭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I。
受保护的喜马拉雅旱獭
物种危害
危害草原
喜马拉雅旱獭挖洞翻出大量的泥土到地面,在洞口形成大土丘,为了筑巢和防止天敌隐藏在洞口附近,它们大量地咬断拖走洞口周围的植物,这些活动对草原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风蚀、甚至荒漠化。
鼠疫传染
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鼠疫菌储存宿主、以蚤类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鼠疫菌均来源于旱獭的体外媒介动物。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传播媒介的蚤种为:斧形盖蚤、谢氏山蚤、腹窦纤蚤、前额蚤、曲扎角叶蚤、草原硬蜱以及旱獭虱。鼠疫在喜马拉雅旱獭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蚤类经血液传播,并且旱獭间的鼠疫通过媒介蚤类可传播到其他啮齿动物种群内。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中,人类鼠疫的传染途径有直接接触和媒介昆虫传播两种途径。前者为主要途径,多由于在剥皮、煮食过程中感染。后者则为次要途径,一般为狩猎过程中或牧猎狗携带染疫蚤类游离后叮咬所致。跳蚤传播鼠疫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叮咬动物或人时将带有鼠疫菌的血液反吐到宿主或人的体内,造成动物及人感染鼠疫。
防治措施
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使鼠疫工作能顺利开展,使疫区群众掌握鼠防知识,提高自身保护能力。
疫情防控
加强流行病学医护人员鼠疫防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对鼠疫的诊断、鉴别的能力,提高对鼠疫的警觉性,加强鼠疫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等防治措施,定期检诊、检疫,及时上报疫情,以尽早控制。
疫源管理
强化对疫源动物的管理,加强媒介动物检测。采取以疫点为重点的保护性灭獭,对受威胁的主要城镇附近进行保护性灭獭。
业务和装备提升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更新防治监测设备,装备等。
需要适当防范的喜马拉雅旱獭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旱獭 · 西藏在线[引用日期2022-05-09]
[2]
喜马拉雅旱獭 ·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引用日期2022-05-09]
[3]
[4]
喜马拉雅旱獭 ·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引用日期2022-05-09]
[5]
Marmota himalayana · animaldiversity[引用日期2022-05-0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