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疾病)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疾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淋巴结肿大 |
外文名 | lymph node enlarge-ment |
病原学 | 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细胞增生代谢异常 |
季节分布 | 四季 |
是否传染病 | 否 |
展开
病因
检查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在诊断淋巴结肿大时多会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如患者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淋巴结肿大、近期是否接触过结核患者等,并询问是否伴有压痛等伴发症状,最后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鉴别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如急性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诊断依据
1、了解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方式、伴随症状、发展过程等。
2、儿童、青少年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多因急性感染所致。应注意沿淋巴结引流区域寻找感染灶。青壮年急起多处淋巴结肿大伴疼痛、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应注意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但应除外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中老年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应警惕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转移癌,一般需活检确认。
3、慢性淋巴结肿大往往提示为慢性炎症如结核、真菌感染等,也见于病程缓慢的淋巴瘤、慢性型Gaucher病、免疫性疾病。
4、全身广泛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白血病、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伴随症状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5、伴皮肤瘙痒应考虑霍奇金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伴周期性发热多见于恶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1、急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常呈轻至重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及明显压痛,可伴发热及白细胞增高,治疗后淋巴结可缩小。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多数由局部感染所致。局部脏器感染常引起相应引流区的淋巴结组群肿大,如面部、五官或头颅急性感染,常引起颈部、颌下、耳后、枕后等多处淋巴结肿大。
2、慢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多为轻至重度肿大,质地中等,有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等表现,但肿大淋巴结可互相黏连或与邻近组织黏连,淋巴结大小动态改变不明显。如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丝虫病、真菌感染等。
3、肿瘤所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往往呈进行性肿大、质硬、无红肿及明显压痛,一般亦无黏连和瘘管形成。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转移癌。
4、变态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2)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一种病因未明的T淋巴细胞调控失常致淋巴细胞经抗原启动后过度增生的疾病,部分病例在病程晚期可转化为外周T淋巴细胞瘤或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3)Castleman病: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
(4)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互相融合成巨大肿块,经数星期至数月可自行消退。
5、结缔组织病
(2)结节病: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疾病。
(3)系统性红斑狼疮: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肿大并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线索。
6、性传播疾病致淋巴结肿大
(1)软下疳: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接触性传染病。
(2)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称第四性病,是由L型沙眼衣原体引起一种经典性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生殖器、腹股沟淋巴结和肛门直肠病变。多见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较少见。
7、类脂质沉积症
对小儿或儿童有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做骨髓检查,若发现特殊的泡沫细胞、葱皮样细胞,可分别诊断为Nieman-Pick病、Gaucher病。
治疗
治疗原则
相关药品
头孢、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若是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选择手术治疗。
放化疗
若是恶性肿瘤引起淋巴结肿大,可采取化疗和放疗的方式治疗。
物理治疗
1、热敷
用温热的水弄湿干净的面巾,然后将温热的面巾敷在肿大的淋巴结上面。一直敷到面巾变凉。每天重复3次,温敷促使更多血液流向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有助于消肿。
2、冷敷
可以用湿冷的毛巾敷在淋巴结肿大的位置10~15分钟,每天重复3次,有利于消肿。
其他治疗
人体的许多部位都有淋巴结的分布,其中腹部沟是淋巴结分布最多的位置,患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以在每天早上或晚上睡觉前,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合适的力度按摩淋巴结,有利于缓解淋巴结肿大。
预后
一般预后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不同,预后也不同。通常普通细菌感染治疗后见效快;淋巴结核治疗周期长;淋巴瘤或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多不佳。
危害性
恶性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自愈性
部分症状较轻的淋巴结肿大有自行缓解的可能。
治愈性
通常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肿瘤及反应性增生等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是否能治愈则取决于其病因,如恶性淋巴瘤患者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治愈率
淋巴结肿大的治愈率取决于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如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根治性
一般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过服用抗感染药物后,可以根治。
预防
预防措施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病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健康的饮食方式等均能够预防本病的发生。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多休息。
2、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切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
3、拥有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4、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参考资料
[1]
淋巴结肿大 ·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引用日期2023-04-11]
相关合集
静脉、淋巴管与淋巴结的相关疾病种类
共3个词条694阅读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疾病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消化系统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组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好发于20~4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机制:腹部静脉、下肢静脉、肝静脉等均需注入下腔静脉后回心交换。当血栓形成阻塞肝静脉或其上段下腔静脉处,或下腔静脉出肝脏处隔膜先天性狭窄(膜性狭窄),或局部组织挤压等因素,导致静脉血回心受阻,血液淤积,则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如肝大、腹水、胸腹部及下肢静脉曲张等临床表现,即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因疾病分型、分期不同而有所差异,腹水和肝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首选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其他治疗方法还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该病极少数可自愈,绝大多数会逐渐加重,在急性期,患者往往死于肝衰竭(肝性脑病);亚急性和慢性患者大多发展为肝硬化;病变波及肾静脉者,可出现蛋白尿,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1.3万次播放01:36
什么是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该怎么办?
简介
21万次播放01:32
淋巴结肿大怎么办?专家给你讲讲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合集
更多知识点
4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