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中国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鲇形目鲿科鱼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长吻鮠
中国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鲇形目鲿科鱼类
长吻鮠(拉丁学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别名为洄鱼、江团、肥坨、鮠鱼、白哑肥、梅鼠、鮰鱼、鮠鰉鱼等。长吻鮠体表光滑无鳞,表皮有丰富的黏液,体形呈现纺锤形。头部尖长略大,眼小,吻部突出,唇肥厚,牙细小尖利。长吻鮠的2个背鳍短,背鳍后有一个肉质脂鳍,胸鳍基部有毒腺,尾鳍呈深叉形。长吻鮠体色有灰黑色、粉红色等,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浅。头及体侧分布有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黑色。
基本信息
英文名
Chinese Longsnout Catfish
拉丁学名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别名
洄鱼、江团、肥坨、鮠鱼、白哑肥、梅鼠、鮰鱼、鮠鰉鱼等
分布区域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鲇形目
科
鲿科
属
鮠属
种
长吻鮠
主要特征
体长
30~50厘米
体重
450~1500克
长吻鮠畏光喜荫蔽,通常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江河中的长吻鮠常栖息于水底的乱石缝、坑洞等荫蔽的隐秘处,在池塘中的长吻鮠则栖息于池底边角或光线较暗的地方。长吻鮠的食物种类多样,有近40种,其中主要以小型鱼类、水生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因其肉质细嫩,没有细刺和体鳞,被广泛用于制作菜品。
形态特征
长吻鮠是中国名贵的经济鱼类,体长一般为30~50厘米,体重一般为450~1500克。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平直,体表黏液腺发达,因此表皮有丰富的黏液。体形呈现纺锤形,腹部较圆,尾部侧扁。头部尖长略大,后部隆起。吻部突出,呈圆锥形。口下位,呈现新月形。唇肥厚,牙细小尖利,在两颌排列呈带状,上颌突出于下颌。眼小,位于侧上位,眼间隔宽并隆起。短须4对,即1对鼻须、1对颌须及2对颐须。
长吻鮠的2个背鳍短,且背鳍上有2根硬刺,刺前缘光滑而后缘有锯齿。与多数鱼不同的是,长吻鮠的后位背鳍后面有一个肉质、富含脂肪、稍短无刺的脂鳍。长吻鮠的胸鳍位于侧下位,有粗壮的硬刺,内缘亦有锯齿,其基部有毒腺,人被刺伤后伤口会红肿发炎。而尾鳍呈深叉形,上、下叶等长,末端稍钝。有完整的腹鳍、臀鳍。
长吻鮠体色有青灰色、灰黑色、灰白色、粉红色等,背部颜色较深呈略灰,腹部颜色浅呈白色。头及体侧分布有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黑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长吻鮠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
中国分布
长吻鮠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广泛,北至辽河,南达闽江水系,主要分布区域是在长江干流的部分江段和各大支流的下游水域。
栖息环境
长吻鮠怕光喜荫蔽,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在江河中的长吻鮠常常栖息于水底的乱石缝、坑洞等荫蔽的隐秘处,在池塘中的长吻鮠则栖息于池底边角或光线较暗的地方。
自然环境下的长吻鮠基本生活在水较深的江河干流与通江湖泊中,到达性成熟阶段时亲鱼会选择在干、支流交汇处的砂石底质的缓流区进行繁殖。完成产卵后会进入敞水湖泊和江河湾沱索食育肥,直到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则会选择干流中有乱石、石窟的深水处进行越冬。
长吻鮠是温水性鱼类,生存适宜水温为0~38℃,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佳生长水温为25~30℃。同时长吻鮠对水中溶氧的要求高,但对酸碱适应范围较广,pH值为6.5~9时都能生存,最适范围是7~8.4,喜欢中性偏碱的水体。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长吻鮠性情温和,喜集群生活。当数量比较少时,长吻鮠则分散几处,进行地盘的划分,同时伴有打斗行为。当长吻鮠数量达到上百条时,则集群游动。
节律行为
长吻鮠白天常群集于水体最深的荫蔽处,晚上则分散于整个水体进行觅食活动。而且长吻鮠是广温性鱼类,因此生存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当气温在10℃以下或者31℃以上时长吻鮠基本停止进食。
觅食行为
长吻鮠是温和肉食性鱼类,而且其幼体是兼食性的。主要以小型鱼类、水生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其食物种类有40余种,但每次摄食的种类较少,胃中通常只有一类食物,同时含有两种食物的情况比较少,含三种以上食物者更少。长吻鮠有争食习性,但抢食能力差。
防御行为
长吻鮠的自卫武器是其位于胸、背鳍的硬棘刺。在遇到惊扰或凶猛鱼类如鲇、鳜、乌鱼、鲈鱼等攻击时,长吻鮠的胸鳍会张开,背鳍竖立,进行自我防卫。同时长吻鮠是典型的刺毒鱼类,胸鳍锯齿状硬棘刺具有毒腺,刺入人体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和酸麻感,但通常不作主动攻击,是自我防卫的有效武器。
繁殖哺育
发育
长吻鮠是一类生长速度较快的鱼类,是同科鱼类中长得最快的一种。长吻鮠的生长速度与年龄相关,其体重生长拐点是5.7455龄。体重生长速度在5.7455龄前递增,并在5.7455龄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少并趋近于零。而且雌雄长吻鮠的生长速度在5龄以前无显著差别,但5龄后雄性长吻鮠的生长速度比雌性长吻鮠快,这主要与第一次性成熟后生长速度下降有关。池养的长吻鮠的生长速度远快于江河中生长,从体重上比较,池养的3龄长吻鮠的平均体重是江河自然生长的5倍。
繁殖
江河中长吻鮠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5龄,但多为5龄,3、4龄性成熟的个体极少。长吻鮠达到性成熟的速度与其生长速度有关,生长迅速的个体性成熟较早,生长缓慢的个体性成熟较晚,而且长吻鮠在第一次性成熟后的若干年里还可连续成熟。
在繁殖季节,长吻鮠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且雌雄个体区别明显,有互相追逐和咬斗的现象。发情期间长吻鮠雌雄个体会互相以吻矫舐腹、头吻相依,授精时长吻鮠雌雄鱼体互相缠绕,剧烈颤动。生殖期间,性成熟的个体在会组成10余尾的小群体进行短距离的生殖洄游,在生殖季节过后则返回饵料生物丰富的河湾深处生活。
江河中长吻鮠产卵时间为4~6月份,产卵盛期在5月份,而池塘条件下长吻鮠的产卵时间要比江河中的晚半个月左右。与四大家鱼等相比,长吻鮠的怀卵量较小,大体上为1万~10万粒,初次性成熟的雌鱼的怀卵量只有数千粒。成熟卵粒为橙黄色,粒径1.5~2.5毫米,遇水后黏性极强。
孵化
长吻鮠的卵附着在砾石上进行发育孵化,鱼卵孵化期间,亲鱼有强烈的护卵行为,对侵袭者会用口咬或者棘刺进行攻击。在极度饥饿时,它们也会取食石壁上的卵粒。
刚孵出的长吻鮠呈橙黄色,平均全长6.8毫米左右,外形似蝌蚪,腹部有一个硕大的卵黄囊,只能侧卧于水底,能作短时、间断的垂直运动或水平扭动;孵出后240小时,平均全长21毫米,吻更突出,卵黄囊消失,各鳍分化完毕,完全具备成鱼形态。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长吻鮠的自然资源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是稳定的,但从六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长吻鮠的资源量急剧下降,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开始进行长吻鮠人工繁殖,使其从野生变成“家养”,加上定期长吻鮠苗种的投放、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长吻鮠的自然资源量正在逐步上升。
致危因素
保护举措
1、定期向江河中投放长吻鮠苗种。中国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多年来承担长吻鮠苗种增殖放流任务,每年繁育数十万尾长吻鮠苗种,投放长江15万尾左右,规格在5厘米以上。中国上海市水产办公室和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曾在长江口联合举办了长江增殖放流活动,投放了5万尾长吻鮠。丰富了水域中的长吻鮠资源,以补充日趋衰退的野生资源。
2、进行人工养殖。中国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广洲市嘉禾水产研究所合作,于九零年至九一年先后三批从中国四川引近长吻鮠鱼种和后备亲鱼进行池塘养殖,于九二年突破人工繁育种苗关。中国包括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均已开展长吻鮠人工养殖,形成以池塘、网箱、工厂化等多种养殖模式。
保护级别
长吻鮠在2007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在2007年12月12日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长吻鮠,肉质细嫩,没有细刺和体鳞,口感爽滑鲜美,被视为淡水鱼中的珍品。长吻鮠的鳔十分肥厚,干制后制作成的“鱼肚”,是享誉世界的名菜。“鱼肚”胶质层厚,味纯正,色半透明,干制品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一个美丽的自然图案,对着光源照看,与屹立在石首市城里的笔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笔架鱼肚”,并有“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