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弥尔顿(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1
约翰·弥尔顿
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
代表作《失乐园》
人物经历
约翰·弥尔顿签名。
约翰·弥尔顿
完成大学学业以后,弥尔顿放弃了入英国教会做牧师的想法,曾有一段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复思考之下,他坚信自己天生就应该做诗人。他在父亲离伦敦约20英里的霍尔顿乡村庄园生活了将近5年,为了日后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开始努力地写诗和读书。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大量的短诗,其中《快乐的人》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沉思的人》对深思冥想进行了描写,《列西达斯》歌颂一位被淹死的朋友,《科马斯》则展现了一次化妆舞会。
但不久,他对这种安静的田园生活开始感到厌倦。他渴望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于是,他带着父亲给他的钱,踏上了去法国、瑞士、意大利的旅行之路。在意大利,他听说英国国王同人民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马上可能就要爆发战争。于是他立刻放弃了旅行和写诗的计划,匆忙回到了英国。
回到伦敦以后,他极力反对保王党,并倾注全部精力写下了大量的拥护人民自由的政治性小册子。1644年出版《论出版自由》,大胆攻击当时英国新闻审查制度;1649年出版的《偶像的破坏者》,主张处死查理一世;1650年出版《为英国人民辩护》,为此迎接共和与革命的到来。
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 婚姻契约,1623年11月27日
1674年11月8日,弥尔顿去世。
主要作品
中文名 | 体裁 | 年份 |
《快乐的人》、《幽思的人》 | 诗 | 1631 |
《论教育》 | 论文 | 1644 |
《论出版自由》 | 政论 | 1644 |
《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 | 政论 | 1649 |
《偶像的破坏者》 | 政论 | 1649 |
展开表格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约翰·弥尔顿画像
《失乐园》、《复乐园》和《斗士参孙》都表现出人的奋争和救赎,都是触及人类心灵的作品,是诗人对人类最深层的道德、精神和信仰的探索,折射出弥尔顿对人和人性反思、对人类不幸根源探究和人如何才能得到拯救等问题的思考。救赎主题具体体现在长诗的题材的选取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艺术特色
题材选取上,弥尔顿《失乐园》借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撤旦引诱堕落而被逐出乐园的故事,揭示基督教“原罪”观念,提倡人类应以现实的态度勇于承担尘世生活的重担,以赎罪拯救自身。《复乐园》用耶稣战胜撤旦种种诱惑而恢复乐园的故事,说明人类如能完善自身品格,定可战胜种种磨难,得到拯救。《斗士参孙》借悲剧人物参孙中计、被囚、失明、饱受凌辱、不惜生命报仇雪耻的经历,申诉了弥尔顿自己的政治遭遇和理想信念,颂扬了为高尚事业而斗争的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不惜牺牲自己的救赎精神。
人物形象上,弥尔顿出于表达救赎这一崇高思想的需要,选用宏大的事件作为题材,采用宏伟的长诗作为体裁,以引经据典、气势恢宏的风格,创造了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耶酥、参孙、亚当和夏娃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带有诗人救赎思想的烙印。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他们身上有人类普遍的品质,是救赎的条件;耶酥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化身,美德是救赎的基础;参孙是救赎之路上的典型形象,堕落与再生给人类带来救赎的希望。
人物影响
参考资料
[1]
主席推荐的书单,看看你读过几本?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2]
弥尔顿的《失乐园》近30年里被翻译的次数比过去300年还多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相关视频
全部
322次播放01:22
英国文学史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约翰·弥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