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氨酸循环(1932年H.Krebs等提出的循环方式)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鸟氨酸循环
1932年H.Krebs等提出的循环方式
基本信息
提出者 | H.Krebs等 |
提出时间 | 1932年 |
别称 | 尿素循环 |
简要介绍
合成方法
(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carbamoylphosphatesynthetaseI,CPS—1)催化氨和C02在肝脏线粒体中合成氨基甲酰磷酸。此为一耗能反应,需2分子ATP和Mg2+参与,N—乙酰谷氨酸(N—acetylglutamaticacid,AGA)为CPS—工必需的变构激活剂。生成的含高能键的氨基甲酰磷酸有很强的反应活性。肝细胞中存在两种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上述的CPS—工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以NH3为氮源,产物用于合成尿素。而另一种CPS—Ⅱ存在于肝细胞胞液中,以谷氨酰胺为氮源,生成的氨基甲酰磷酸是嘧啶合成的前体。
乌氨酸循环
(3)精氨酸的合成瓜氨酸进入细胞浆,由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lnate synthetase),催化瓜氨酸与天冬氨酸缩合,为尿素合成提供第二个氨基。反应需要ATP和Mg2’,生成产物精氨酸代琥珀酸。后者经过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lnate,lyase)作用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4)精氨酸水解及尿素的生成肝细胞中的精氨酸酶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
尿素合成的特点
(1)合成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
(3)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
(4)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来源于NH3,一个来源于天冬氨酸。
解除氨毒的主要方式是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尿素合成障碍,氨在血中积聚导致水平增高。增高的血氨进入脑将引起脑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为肝性脑病或肝昏迷。这可能由于脑主要利用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来消除增高的氨,并消耗大量。—酮戊二酸氨基化以补充谷氨酸,使三羧酸循环因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的减少而减弱,脑组织缺乏ATP供能而发生功能障碍。肝中尿素合成途径的5个酶中任何一种有遗传性缺陷,也会导致先天性尿素合成障碍及高血氨。降低血氨有助于肝性脑病的治疗。常用的降低血氨的方法包括减少氨的来源如限制蛋白质摄人量、口服抗生素药物抑制肠道菌;增加氨的去路如给予谷氨酸以结合氨生成谷氨酰胺等。
尿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食物的影响如高蛋白膳食者尿素合成速度加快,排泄的含氮物中尿素占80一90%。
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的调控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为尿素合成关键酶,N—乙酰谷氨酸是该酶必需的变构激活剂。精氨酸增加可作为激活剂增高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促进尿素合成。
3.鸟氨酸循环中酶系的调节作用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限速酶,其活性改变可调节尿素的合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