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反射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反射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反射的外延宽泛,物理学领域是指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遇到别的媒质分界面而部分仍在原物质中传播的现象;生物学领域里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计算机领域中反射是提供封装程序集、模块和类型的对象;在电子领域中就是在传输线上的回波。研究反射产生机制,把握反射规律,有利于人类更好的利用反射进行各种相关工作。其应用领域是相当广泛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反射 |
性质 | 一种自然现象 |
表现 | 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
提出者 | 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 |
基本概念
首先由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提出。他注意到机体对于一些环境刺激具有规律性反应。例如,异物碰到角膜即引起眨眼。他借用了物理学中反射的概念,认为动物的活动像光线投射到镜子上被反射出来一样,即机体受到的刺激和发生的反应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脑和脊髓并阐明反射规律的,是英国的C.S.谢灵顿以及俄国的И。M.谢切诺夫、И。П.巴甫洛夫。谢灵顿对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包括脑干、脊髓)的反射作了详细研究,阐明了反射的基本规律。但是他只把外界刺激引起机体的非随意动作叫作反射,并认为皮层以下的神经核团是各级反射的中枢。一般不把反射概念应用到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中。谢切诺夫将反射概念应用于人脑的活动。以后巴甫洛夫在谢切诺夫思想影响下,进一步研究大脑皮层的功能。他通过利用狗所做的著名试验把唾液腺的所谓心理性分泌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反射──条件反射,并客观地研究了这种活动的发生与消退等规律,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即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此项研究倾向于对反射的神经回路及递质机制作更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种系发生
单细胞动物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都由原生质来完成。腔肠动物开始有神经细胞,并形成网状,但无中枢和外周之分,当受到刺激时则引起全身反应。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具有链状神经系统,咽部背侧一对神经节特别大,有人也把它叫做脑,这些动物有完整的反射弧,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开始有了简单的反射活动。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前端为真正的脑,后端为脊髓;外周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其中哺乳动物出现了高度发展的大脑皮层。在高等动物以至人类,大脑皮层已成为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高级部位。中枢神经系统各结构在功能上有高级与低级之分,低级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反射,在高级中枢调节下反射则更加复杂而完善。
人胚发育至第3周即开始形成神经板,以后发展为神经管,再由神经管头端膨大发展为脑的不同部分,而由神经管的尾端发展成脊髓。由于胎儿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因此初生儿就可完成一些最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和屈肌反射等。以后由于机体不断接触外界环境,经过训练可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不断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使反射的数量越来越多,反射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机体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系统内循行的整个路径。反射一般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基本部分组成。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将反射中枢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中任何部分的中断,都会使反射消失。在某些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首先作用于某些内分泌腺,使该腺体释放激素经血液转运,最后作用于效应器。这种有内分泌腺参与的反射活动,其效应的出现往往比较缓慢,但影响比较广泛而持久。
基本分类
按形成分类
按反射形成的特点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前者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无需以后训练的反射,它是动物在种系进化过程中建立和巩固起来的,可再遗传给后代。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其数目有限,如牵张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后者是动物在以后的个体生活中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是反射的高级形式。如果动物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则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会消退,并可重新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形式是多样的、数目是无限量的。它使动物对于千变万化的外界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按感受器部位分类
按效应器性质分类
按生物学意义分类
按突触数目多少分类
按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多少可分为单突触反射与多突触反射,前者是通过单突触反射弧的反射。如膝跳反射,即膝关节下方的肌腱受到扣击后,肌肉内的感受器(肌梭)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进入脊髓直接通过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的突触引起后者兴奋,产生一次肌肉收缩的过程。后者是通过两个以上突触的反射弧发生的反射。体内多数反射均为多突触反射。如屈肌反射,即指疼痛或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时,可引起受刺激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宽息,从而使该肢体缩回的反射,就是多突触反射。
按临床角度分类
从临床的角度考虑,可将反射分为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前者是正常生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射,后者则是在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发生病变后出现的异常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即属生理反射,而锥体系破坏后出现的踝阵挛和巴彬斯基征等属病理反射。某些反射常是医生判断某一部位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
其他分类法
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反射”,如“局部反射”与“轴突反射”等。严格地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反射,即指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就可完成的反射。如低等动物经过神经网与神经节的某些反应而形成的即属“局部反射”。高等动物的肠壁内的神经节和神经丛也可完成一定的“局部反射”(见肠神经系统)。“轴突反射”是当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受刺激部位周围的皮肤发生红晕的现象。是皮肤感受器兴奋时,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元突起的其他分支逆向传到外周的皮下血管,并未经过中枢而直接引起皮肤血管舒张的反应(图3)。
基本特征
在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必须经过反射弧的中枢部分。中枢神经元之间并无原生质相连,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靠神经元相接触的突触或缝隙连接来完成。因此,信息通过中枢内的传递已经不同于外周的传导,再加上神经元之间连接的方式复杂多样,因此,使反射活动具有与外周传导不同的许多特征:
单向传布 神经冲动在中枢部分传布时,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的方向进行,不能逆传。这种单向传布的特征由中枢内突触传递的特性决定。因此,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从脊髓背根传入,由腹根传出,而不能相反,即背根是感觉性的,腹根是运动性的,这个规律叫做贝尔-马让迪定律。
中枢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 是中枢神经活动的两种基本过程。两者都发生在突触处。当一神经元兴奋时,通过突触传递可能对后续的神经元发生两种影响:兴奋或抑制(见突触)。除最简单的反射弧由两神经元组成外,复杂的反射弧则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还可同时接受许多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的作用。而且这两种突触后电位的强度对比,又时刻受各种传入冲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反射活动是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中枢的兴奋占优势,则出现某一具体的反射;如果中枢的抑制占优势,则此反射减弱或不出现,叫做反射的抑制。
局限化与扩散 在反射活动中,如果给予感受器的刺激强度适宜,一般只引起较局限的反射,而不引起广泛活动,叫做反射的局限化。如刺激过强,会引起广泛的活动,叫做反射的扩散。神经元之间的辐散式联系是反射扩散的结构基础。扩散的广度决定于刺激的强度与中枢不同的功能状态。例如,刺激动物一侧下肢趾端皮肤,只引起踝关节屈曲:如增加刺激强度,兴奋将在中枢内扩散,会使膝关节乃至髋关节也发生屈曲。进一步加强刺激,兴奋还可扩散到对侧中枢,引起对侧下肢伸直。因此,当一侧下肢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同侧屈肌中枢发生兴奋过程,引起该肢体屈曲,缩回,以避开刺激源;同时,兴奋扩散到对侧伸肌中枢,引起对侧伸肌反射,以支撑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这样,受刺激一侧下肢屈曲,对侧下肢伸直,就会完成一个协调的姿势反射。
易化与阻塞 在反射活动中,由单根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即不能引起反射效应。这是因为单根纤维传入的一次冲动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很小,只能使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但如有许多传入纤维同时传冲动到同一神经元,则在每个突触后膜上所产生的突触后电位可以叠加起来,这个现象叫做空间总和。它会使反射易化。另一方面,冲动在反射弧的中枢部分传布时还可产生阻塞现象。例如,单独兴奋纤维A可引起9个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单独兴奋纤维B也可引起其他9个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由于纤维A和纤维B共同支配其中6个神经元,因此,当纤维A与纤维B兴奋时,只会有12个神经元而不是18个神经元发生兴奋。这个现象叫做阻塞。由此可知,在反射活动中,可由于中枢的易化而使反射活动加强,也可由于中枢的阻塞而使反射活动减弱。
中枢性延迟(中枢延搁)在反射活动中,从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之间的时间叫做反射时。它包括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传导以及神经冲动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消耗的时间外,还包括冲动在中枢的突触处传递所消耗的时间。后者比冲动在相应长度的神经纤维上传导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因此,叫做中枢性延迟或突触性延迟。据测定,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要的时间为0.3~0.5毫秒,由此可知,在反射中枢内通过的突触数越多,中枢性延迟的时间越长。
后作用 反射活动都由刺激引起,但当刺激停止以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传出神经仍断续发放神经冲动,使反射活动延续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叫做反射的后作用或中枢兴奋的后放电。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强,或刺激作用时间越久,则后作用的延续时间也越长。中枢内神经元之间环路式的兴奋性突触联系是产生后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神经冲动经过网状联系中含有不同突触数目的许多侧枝,先后到达同一个传出神经元上,使传出神经元连续不断受到刺激而持续放电,是产生后作用的主要机制。
易疲劳性 当重复快速刺激传入神经时,传出神经元最初的放电频率非常高,但经若干毫秒或数秒钟之后,放电频率便逐渐减少,这种就叫反射疲劳。反射疲劳发生在中枢的突触部位。因此,反射疲劳实质上就是突触传递的疲劳。突触疲劳的机制与突触前末梢递质的耗竭有关。据估计,如果神经递质的来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则突触前末梢所储备的神经递质仅够进行 1万次突触传递,其总量可在几秒钟内耗竭。
部分反射类型
生理反射
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因而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非条件反射。它 是由于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通过大脑皮质下各中枢完成的反射。例如,初生婴儿嘴唇碰到奶头就会吮奶;人进食时,口舌黏膜遇到食物,会引起唾液分泌。另 一种是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 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根据结构基础的不同,又可把反射分为简单和复杂的两种。最简单的反射是单突触反射。复杂的反 射,是神经中枢分布较广,靠联络神经元组成复杂的链锁。反射是实现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中任何一部位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实现。由于突触在结构与功能 上的特性,决定了反射弧上冲动的传导只能由感受器传向效应器。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类反射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生物反射
什么是反射?
膝跳反射:快速叩击一下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手遇到烫的东西会回缩,物体在眼球前突 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等等。像这样,人体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简单反射。
分析:一位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的反射。在完成这个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到烫。不过转向转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 经缩回了。分析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人体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也就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就这类反射来说,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人通过长期的生 活经验积累,还能形成复杂的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等。对于语言语音的刺激,也 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望梅止渴”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语新说·假谲》
梅子是酸的,吃了以后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见到梅子的时候,就能够出现这种反射——分泌唾液。谈论梅子时也分泌唾液,这与大脑皮层中塔顶的神经有关。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独有的。
总的来说,人体通过可从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心理反射
这里以磨牙为例。
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磨牙症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中也不少见,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头之一,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还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试图驱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体力运动和精神转移,而有些人则表现为磨牙,导致磨牙症的心理因素往往占居首要位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曾对80位16-45岁的磨牙症患者和80位无磨牙症的人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性格内向、压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疲劳过度、颌骨表现肌肉异常紧张是磨牙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当人为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在梦中或睡眠中会磨牙。磨牙是心理受挫的一种表现,也是患者必须就诊于心理医生的一个证据。此外,牙齿排列和颌骨形状异常、义齿不适引起牙齿接触面不良(咬合障碍),以及牙周炎等引起的口腔不适感,也会引起睡眠中磨牙。
成年人磨牙往往不被重视,究其原因,与人们对成人磨牙症的认识误区有关。有人曾做过调查,在40位具有不同程度的磨牙症的患者及60名患者的家属中,竟有62.3%的人认为磨牙症不必看医生,他们认为磨牙算不了什么,不必大惊小怪。
偶尔磨牙对健康影响很小,但长期磨牙或每次入睡后磨牙的时间过长、用力又大,牙齿会逐渐变松动,高龄者甚至会使牙齿劈裂,引发牙龈炎。磨牙时用的力会使支持牙齿的组织受到伤害,连累到颌骨和肌肉也会发生病变,甚至可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障碍。
有磨牙症的成年人应积极就医,不可马虎对待。在排除生理疾病引起的磨牙后,应考虑是否心理障碍。如果存在心理障碍,则应该进行自我调适或找心理医生治疗。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心理压力,稳定情绪,是治疗磨牙症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