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中国历史政权)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4
小编整理:
大顺,中国历史政权。大顺(1644年-1645年)是明末由李自成在长安建立的农民政权。明末北方各地天灾人祸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启七年(1627年)爆发农民起义。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加入高迎祥队伍。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李自成在陕西潼关南原几乎全军覆没。只得潜入深山,重振旗鼓。后大顺军入河南,占洛阳,攻开封,克襄阳,破潼关,进西安,陷太原,所向披靡,于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攻入北京,结束了明朝的全国性政权。但由于战略、政策的失误,在山海关一片石与清吴联军的作战中,大顺军遭受惨败。大顺军退出北京之后,一路节节溃败,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最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余部遂以李自敬为主,李自敬兵败荆州降清被杀;余部复以李过为主,后被南明隆武政权招抚为忠贞营。李过病逝,继由李来亨统领。永历十九年(1665年)八月,李来亨被围茅麓山,携全家自焚就义;大顺军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大顺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中国历史政权
明末北方各地天灾人祸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爆发农民起义。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加入高迎祥队伍。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秋,李自成在陕西潼关南原几乎全军覆没。只得潜入深山,重振旗鼓。后大顺军入河南,占洛阳,攻开封,克襄阳,破潼关,进西安,陷太原,所向披靡,于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攻入顺天府,结束了明朝的全国性政权。但由于战略、政策的失误,在山海关一片石与清吴联军的作战中,大顺军遭受惨败。大顺军退出北京之后,一路节节溃败,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最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为地主团练武装所杀;余部遂以李自敬为主,李自敬兵败荆州降清被杀;余部复以李过为主,后被南明隆武政权招抚为忠贞营。李过病逝,继由李来亨统领。南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八月,李来亨被围茅麓山,携全家自焚就义;大顺军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大顺疆域囊括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
国号
历史
明末民变
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为了节省开支,精简机构,明廷被迫对驿站进行改革,而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
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甘肃镇边军因扣饷之事发动兵变,杀参将王国和榆中县令,把总李自成加入王之爵部起义军。
襄阳建政
东征灭明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二月初二,大顺军渡黄河,克汾州、阳城、蒲州。初五,克太原,晋王朱审烜被俘;十三日,克潞安,沈王朱迥洪被俘。克彰德府,赵王朱常㳛被杀。克怀庆,郑王朱翊铎不知所踪。三月,大顺军克宁武关,杀山西总兵官周遇吉。同日,姜瓖献大同城降,杀代王朱传㸄。十五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十六日,大顺军过昌平,抵沙河。十八日,大顺军攻占外城。十九日,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二十二日,李自成得知崇祯已死,下令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朱由检于田贵妃墓中。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入京之初,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大顺政权坚持“三年免征”赋税政策,通过没收明朝内帑、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追赃助饷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就战略而言,大顺军在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地实行追赃助饷是不合时宜的。并且,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进入北京后客观形势的变化,政策上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在大顺政权统治地区地区内普遍地推行追赃助饷,使各地官绅人人自危,造成树敌过多的局面。当然,其间最大的失误就是造成了吴三桂的倒戈。
退出北京
李自成占领顺天府后,距离北京不远的山海关,还驻扎明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率领的精锐兵力,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因此,李自成准备招抚吴三桂后再行登基,再派大军南下以完成一统大业。但由于吴三桂一再拒抚转为公开对抗,李自成决定东征,以铲除吴三桂的势力。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军到达山海关与吴三桂部展开了激战,由于清军突然从阵中冲出,大顺军措手不及,大败。李自成率骑兵数千急忙退至永平。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内即皇帝位,行代明称帝仪式,立妻高氏为皇后,追尊七代祖妣为帝后。次日,撤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五月,蕲侯谷英率兵在庆都阻击,被清军击败,谷英阵亡。接着,清军又在真定再次获胜。大顺军在畿辅已无法立足,经井陉退入山西,留精兵扼守固关。六月,李自成留陈永福部守太原,将主力收归于陕西。同月,李自成疑杀制将军李岩,内部失和,士气大衰。十月,清军克太原,分兵南下晋东南,长治守将刘忠不敌,率部转入河南。至此,山西全省仅剩西南一角为大顺军控制,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同月,李自成为扭转在山西、河南的颓势,组织大顺军在河南怀庆发动了局部的反攻,连克济源、孟县,在柏香镇大败清军。怀庆战役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却改变了整个战略态势,把两路清军主力都吸引到针对大顺政权的方面。
弃陕入鄂
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正月,多铎在潼关击败大顺军,李自成率主力连夜撤回西安。清军阿济格部进入陕北后,以部分兵力围攻榆林、延安的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亲自领兵南下西安。自此,李过、高一功部被切断了往西安的退路,被迫放弃陕北,取道汉中,由四川入鄂。在清军两路重兵合击下,李自成不得不放弃西安,取道商洛、豫西,转入湖广襄阳。二月十八日,清军占领西安,二月十四日,清军招降了驻守河南府(即现在的洛阳)的大顺军平南伯刘忠。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转进。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接连大败大顺军,切断大顺军东下去路。李自成见东下已无可能,便掉头向西南进军,准备穿过江西转入湖南。五月,李自成率兵退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时,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不幸牺牲。
余部斗争
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八月,大顺军余部会师于松滋草坪;九月,复立李自成弟李自敬为主。与南明达成抗清协议,西路大顺军余部改编为忠贞营,东路大顺军余部与其他南明义军混编为忠武营。
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七月,忠贞营余部攻长沙,遭到清军主力攻击后,被迫退入广西。忠贞营余部开始改用南明永历年号,并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十二月,李来亨率忠贞营余部出广西入湖南,至湖北兴山,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抗清根据地。
南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二月,清军围李来亨部于茅麓山。八月五日,大势已去,李来亨携全家自焚,大顺军余部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政治
中央官制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在襄阳置上相、左铺、右弼、六政府侍郎、郎中等官,地方设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以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来仪为右弼。其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以喻上猷为吏政府侍郎;萧应坤为户政府侍郎;杨永裕为礼政府侍郎;丘之陶为侍郎兵政府;邓岩忠为刑政府侍郎;姚锡胤为工政府侍郎。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京设天佑殿大学士,由牛金星充任。增置六政府尚书,设弘文馆、文谕院、谏议、直指使、从政、统会、尚契司、验马寺、知政使、书写房等官。以宋企郊为吏政府尚书、陆之祺为户政府尚书、巩焴为礼政府尚书、张嶙然为兵政府尚书。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更定六政府,使大顺政权机构进一步健全。改内阁为天祐殿,牛金星继任首辅。六政府尚书分别为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户政府尚书杨玉休、礼政府尚书巩焴、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刑政府尚书安兴民、工政府尚书侯恂,又改翰林院为弘文院,六科给事中为谏议,十三道御史为直指使,尚宝司为尚玺司,通政司为知政使,主事为从事,废詹事府。太常、鸿胪司属礼政府。
地方官制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增授府同、理刑、州判、县佐等官。三月,李自成在襄阳以孟长庚为荆州防御使,张虞机为荆州府尹,陈荩为扬武防御使,姚锡胤为安陆府尹,李之纲为襄阳防御使,朱铨为襄阳府尹,吴大雁为南阳防御使,刘苏为南阳府尹,黄阁为信阳防御史,金有章为汝宁防御使,邓琏为汝宁府尹,刘懋先为均平府尹。同月,李自成“移文于伪防御使,考取生员,一二等者,送伪吏政府选官”。十一月,李自成遣试郡县诸生,上等任六政府从事,次任守令,又次任佐贰。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根据开国需要,不仅“命伪官试州县生员”,“檄各府举人赴西安候选”,同时对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改八股文为论文。三月,李自成改巡抚为节度使,布政司为通会,兵备道为防御使,知府为府尹,知州为州牧,知县为县令。四月,大顺礼政府开科取士,出题“天下归人也,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录武十名,送吏政府选用,又示“各省直乡试侯旨定期,即于中秋举行”。
法律制度
《大顺律》是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大顺政权颁布的法律,各种史料中均未见记载。当《大顺律》残本的出现,引起了收藏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
疆域
军事
大顺在军制方面,随着组织上的统一而作了重大的整顿和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起义军划分为担负攻城野战的五营和镇守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的地方军;二、授予各级将领以正式的职称。
军事编制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五营军制
右营,旗纛为红色;制将军袁宗第,左果毅将军白鸣鹤,右果毅将军刘体纯。
前营,旗纛为黑色;制将军谷可成,左果毅将军谢君友,右果毅将军田虎。
后营,旗纛为黄色;制将军李过,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贺兰,路应标,高一功。
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李来亨五营军制
中军资料缺,或由李来亨直接指挥;左军为左都督骑威将军、左都督忠威将军高国玉、左都督骠骑将军王学礼、左都督骑武将军李可明、左都督龙骧将军王希忠;右军为左都督威崇将军张尽孝、威略将军郭升、虎骧将军杨山、右都督武怀将军李玉、都督同知湘雄将军、都督同知湘滕将军李学秀;前军为左都督骠威将军佘加日、左都督骠骠武将军王从新、左都督忠义将军、左都折冲将军梁国运、右都督崇怀将军周士贵;后军为左都督赞怀将军侯应照、右都督镶怀将军高凌云。
地方分守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建立政权之后,即分兵据守防地,其初,李自成攻城掠地多不守,及渡汉江,长驱入荆,见无一兵,遂有据志。先据荆襄,次及承天、德安,渐及汝南,分设卫兵:通达卫制将军任荣光以兵六千守荆州;通达卫左威武将军兰养成以步兵八百守夷陵;通达卫右威武将军牛万才以骑兵六百、帅标都尉张礼以水兵六百,分守夷陵;帅标威武将军王文耀以兵六千守澧州;扬武卫果毅将军白旺以兵三千守安陆;都尉董云林以兵六百守荆门;帅标威武将军谢应龙以兵三千守汉川衣马家隔;左卫都尉马世泰以兵六百守显陵;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右威武将军冯雄各领兵二千;汝宁卫威武将军韩华美以兵八百守信阳;均平之果毅将军周凤梧以兵二千守禹州、郑州。
五等爵制
大顺在军队中实行五等爵制。权将军、制将军封侯;果毅将军以下封伯、子、男。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晋封
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可成、亳侯李锦、磁侯刘芳亮、英侯张鼐、绵侯袁宗第、淮侯刘希尧、绛侯贺锦;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巫山伯马世耀、武阳伯李友、平南伯刘忠、文水伯陈永福、桃园伯白广恩、确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陈荩、鄢陵伯刘苏、伯爵任继荣、伯爵辛思忠、伯爵党守素、伯爵刘汝魁、伯爵白鸠鹤、伯爵张能、伯爵牛万才、伯爵蔺养成、伯爵左光先、伯爵牛成虎、伯爵马科、衡山伯、繁峙伯、宁陵伯田虎、临胊伯高一功等。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八月晋封
前明宗室
军法制度
李自成制定了三条最严格的军法。第一条是前者返顾,后者杀之。第二条是有一马儳行列者斩之,马腾入田苗者斩之。第三条是民盗一鸡者死。
经济
农业
战争期间,在义军控制的地区里,李自成采取了一些安定人民生活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如没收南阳、襄阳一带地主的“庄田”,进行耕种。同时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由于流动作战,这些措施不可能完全执行,但这些政策的本质,却同封建皇朝的繁重盘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商业
李自成在经济上剥夺明朝官府和富人的财物,号召农民起来进行“割富”斗争,平均赋役负担,平买平卖,公平交易。
货币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初二,李自成颁谕开二十四局,铸永昌钱。
“大顺永昌通宝”面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小平、折五、折十共3个种类,其中折十虽然史料有记载,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实物。“永昌通宝”细辨版式很多,但最大区别是“永”字的两种不同书法风格。试铸小平版,“永”字是点直角永,与明钱钱文书法相仿。这与李自成反明理念相悖,钱出炉后即遭到弃用。李自成认为既然建立了新朝,有了自己的钱币,所铸用的钱币文字应该有新的行文标准。因为他信服五行之说,认为大明属火,大顺就应以水灭火。便将“永昌通宝”的“永”字书写为二字和水字以上下结构排列,既保持了“永”字的原形,又顺应了以水灭火,以大顺取代大明的理念。所以铸量较大,“永昌通宝”多为二水永,正常永字的“永昌通宝”较为少见。
人口
曹树基认为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实际人口约有1.5247亿人。1.5247亿人是对大明和大顺统治地区的人口总推测。
民族
回族
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揭开明末农民大起义序幕的白水县王二掀起的暴动,就与这一带的回民起义有直接关系,王二劫了宜君县狱之后率众投入到白水县苜蓿沟回民起义军营垒里去,而白水县苜蓿沟的回民早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在这一带坚持抗明斗争了。到了明朝崇祯初年,陕西鄜州、中部、雒川、宜川之间的回民便乘机而起,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之众。“老回回”马守应正是在浩浩荡荡的起义洪流里,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农民英雄。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进一步壮大,马守应率部北上正式并入李自成的闯王旗帜下,主要在湖北西部和湖南西北部一带活动,攻占了夷陵、澧州、常德等重要城市,这期间马守应还率军在河南配合李自成参加过几次重要的击败明军主力的战役,发挥了积极作用。李自成在北上之前曾授予马守应为“永辅营英武将军”的称号。李自成北上进攻北京的时候,马守应继续坐镇承天、荆州、澧州等处。牵制了这一带的明朝军队,成为独当一面的势力。
土族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制将军贺锦部攻略甘凉等地,克连城,西宁卫副总兵鲁允昌被俘杀;围东山,西宁卫副总兵李天俞只身逃西宁。进逼西宁,西宁卫指挥使祁廷谏率子祁兴周与义军作战,并联合西宁卫都指挥同知李洪远于次年诱杀贺锦。辛思忠攻克西宁时祁廷谏、李天俞被俘,执送西安拘禁,李洪远与妻祁氏及家丁百二十人死于乱军中。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制将军贺锦部进逼西宁时,西宁卫指挥同知祁国屏率军抗击义军。
外交
文化
符契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大顺建国后各项制度逐渐完备,其官制仿效明代官制。李自成为避其父名“印家”之讳,其政权印信不称“印”,称“契”、“符”、“卷”、“章”等。铜柱钮“辽州之契”即李自成建“大顺”国号当年所颁行的地方官印,是“大顺”政权最早的官印。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大顺政权铸九玺。
戏曲
梆子腔产生以后,有两次大型的全国范围的传播。其中一次大型的传播是由山陕商人的商贸活动带动的,主要发生在乾隆嘉庆年间。关于山陕商人及山陕会馆对梆子戏传播的贡献,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而梆子戏另外一次大型的传播活动是明末农民起义部队的流动所引起的。关于明末农民起义对梆子戏的传播的重要意义,已逐渐被学术界所重视,也多有学者提及。
明末农民起义部队中时常有演剧活动。李自成军中即有戏班,帐中常有演戏,如吴伟业所说:“车优与女陬者,……常在帐中供奉。”1640年(明朝崇祯十三年)河南义军将领袁时中被明军将领黄得功打败之后,与李自成合营。李自成为了拉拢袁时中,将义女李慧梅许配给袁时中。为了庆贺女儿的婚事,李自成下令城外竖高台十座,列绮张绣,“徵梨园伶人十部台,并奏乐技演曲其上。”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即搜缝人优人,”可见他对观剧演剧的爱好。李自成掠得陈圆圆后,命陈圆圆献艺,陈圆圆“奏吴歈”,而听惯了西北“秦腔吼”的李自成当然听不习惯陈氏的吴侬软语,皱着眉头感叹缘何如此美貌之人而“音殊不可耐也”,即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己拍掌以和之”。西调繁音激楚、酣畅淋漓的风格,才能让李自成有“热耳酸心”的审美享受。
典籍
李自成侄子李过后裔保存有大顺政权的谕旨、诏书、敇封、塘报、密报、奏疏、告示、晓帖、檄文、典章、祭文、守则、军令状、协约、借据、信札、日记、大事记、试卷、判谳、诗赋、图册、宗教、杂录等,已整理出3543件。
宗教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李自成攻克西安。对于西安城内的耶稣会士,大顺军以礼相待,加以保护。破城后“被获”的传教士郭纳爵、梅名高曾被农民军的负责官员讯问,得知他俩是“远道来华,惟为阐明真教,因即命释放,并禁骚扰教堂。”耶稣会在北京传布的规模,远胜西安。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大顺军攻克北京,朱由检悬尸煤山,明朝覆亡。在大顺军进入北京之前,外国传教士决定离开北京。但有位教士继续留在教堂内,此人即汤若望。这样,汤若望就成了李自成进京后的历史见证人。后来,他在自传《生活回忆录》中,作了生动的记述。据汤若望记载,大顺军刚进城,有过局部盲目的屠杀行为,汤若望等人因此把教堂大门紧闭。但屠杀旋即被农民军领导人所制止。教堂的门重新打开。一些农民军走进去,好奇地看着里面陌生的一切,没有发生任何唐突行为。只是经过教堂的允许,他们取走了一条绒毡。第二天,在教堂门口“挂有牌示一方,上书勿扰汤若望的命令”。此后,教堂一直受到农民军的保护。在李自成进京的三天后,汤若望曾应邀进宫去见了大顺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受到他的茶酒款待,并留晚餐。但汤若望没有记录这位高级将领的名字。分析当时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刘宗敏。因为汤若望在回忆此事时说过,他走进第一间屋子时,瞧见许多明朝的高级官员正在被拷问索炯,而走进召见他的那位领袖的房间时,又看到一些女优伶正在歌舞。当时农民军负责拷晌追赃的正是刘宗敏,常召女优弹唱侍宴,寻欢作乐的高级将领,也有这位刘宗敏。
历书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长安颁布了《大顺钦颁永昌元年甲申岁皇历》。
建筑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郭沫若随军北伐,到李自成墓凭吊。1955年,通城县人民委员会在原址重修其墓,阴刻郭沫若亲笔所题“李自成之墓”5字,墓东侧刻郭沫若所撰墓志,西侧为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王任重题词。全墓用石块砌成,雄伟挺拔。1997年因公路改造南移500米重修。
社会
服饰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在逐步完善官制的同时,按照历朝惯例,也建立并实行了文武官员的服制,大顺军将士的服装制度是其重要内容。首先,大顺服色用蓝。从史载李自成和大顺官员的穿着情况看,服用蓝色是在建国后付诸实施的。如李自成在西安即位后,“亲阅校射,身被蓝布袍”;进京时,“毡笠缥衣”,缥衣,是淡蓝色的衣服;东征吴三桂出京时,“绒帽,蓝布箭衣”。刘宗敏在北京接见听选明官时,衣着是“方巾蓝衣”。其次,对服装样式、领子、补子等有明确规定。再次,品级有区别标志。大顺官服上衣补子上有兽,标志官员品级的云朵,位在兽的左上角。这与现代军队军官肩章上的军衔等级标志,有相似之处。另外,大顺军官服,“先在营者”与“新降臣有别”。“先在营者冠服如品,新降臣止方巾色衣。”品级人流者与未人流者有别。人流者“冠服如品”,“其未人流者箭衣大帽”。有的服装,军民有别。“其乡民不得穿箭衣,以别军民。”军官着装,上朝等正式场合、战时、平时有别。将军上朝穿官服,战时穿箭衣和“箭矢不能人”的“棉甲”。军官与士兵服装的区别,只是军官多一官服,战时、平时的着装与士兵无异,即使是李自成,也是如此。蓝色官帽与蓝衣协调配套,应是正式场合穿戴,而白帽应是作战等非正式场合戴用。
饮食
帝王世系
大顺皇帝列表 | |||||
庙号 | 谥 号 | 名讳 | 生卒时间 | 年号 | 在位时间 |
追尊先祖 | |||||
李某 | |||||
李某 | |||||
李某 |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