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位于腰与腿的结合部)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30
小编整理:
臀部是腰与腿的结合部,由骨盆和附着在其表面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组成,其形态向后倾。男性臀部呈方形,女性臀部则相对丰满,脂肪较多。臀部
位于腰与腿的结合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臀部 |
外文名 | hip、buttock |
拼音 | tún bù |
位置 | 腰与腿的结合部 |
相关概念 | 臀围、臀宽、臀厚、股上长 |
两性差异 | 男性窄臀之美、女性肥臀之美 |
收起
相关概念
混淆概念
从大到小依次为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髂嵴间宽、髂前上棘间宽:
注: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髋部的最宽点。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与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臀沟高。女性的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2)大转子间宽/大粗隆间径/髋宽:左右侧大转子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注:该点是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髂前上棘点高小于脐高。
附①:髋宽指数=(髂嵴间宽/大转子点间宽)×100
附②:髂嵴髂前上棘宽度指数=(髂前上棘间宽/髂嵴间宽)×100
臀围和腰臀比
臀围
(1)臀围:亚洲男性平均为88.82cm,亚洲女性平均为91.66cm;欧美男性平均为98.37cm,欧美女性平均为96.69cm。
身高臀围指数=(臀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2.07,亚洲女性平均为57.78;欧美男性平均为56.03,欧美女性平均为59.34。
由此可见,臀围平均值两性差不多,(臀围/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臀部相对更大。
(2)《日本人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各身高段臀围数值如表、图册所示,以供参考:
身长の阶级(cm) | 男 | 女 | 男/女x 100 | ||||
人数 | 平均身长(cm) | 测定値(cm) | 人数 | 平均身长(cm) | 测定値(cm) | ||
182.5~187.4 | 1 | 183.9 | 91.3 | 0 | - | - | - |
177.5~182.4 | 15 | 179.2 | 92.7 | 0 | - | - | - |
172.5~177.4 | 21 | 174.3 | 89.7 | 1 | 173 | 95.5 | 94 |
167.5~172.4 | 43 | 169.8 | 88.1 | 3 | 169.6 | 96.6 | 91.3 |
展开表格
日本人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
腰臀比
腰围: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注②:以下身高腰围指数(腰围指数)、腰臀比皆采用腰节围或最小腰围,不采用腰围(脐点)。
腰围:亚洲男性平均为73.35cm,亚洲女性平均为65.79cm;欧美男性平均为83.99cm,欧美女性平均为72.55cm。
身高腰围指数=(腰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9,亚洲女性平均为41.34;欧美男性平均为47.84,欧美女性平均为44.53。
腰臀比=腰围/臀围:亚洲男性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欧美男性平均为0.85,欧美女性平均为0.75。
由此可见,腰围平均值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腰围/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于女性,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显大于女性。也就是说,女性腰更细、臀部相对更大,两性腰臀比差异明显。
臀宽
臀宽:亚洲男性平均为32.78cm,亚洲女性平均为33.07cm;欧美男性平均为34.18cm,欧美女性平均为34.27cm。
(臀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9.12,亚洲女性平均为20.78;欧美男性平均为19.47,欧美女性平均为21.03。
由此可见,臀宽平均值女性略大于男性,(臀宽/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臀部更宽。
坐姿臀宽
坐姿臀宽:亚洲男性平均为34.08cm,亚洲女性平均为36.4cm;欧美男性平均为36.68cm,欧美女性平均为38.45cm。
(坐姿臀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9.88,亚洲女性平均为22.87;欧美男性平均为20.89,欧美女性平均为23.60。
由此可见,坐姿臀宽平均值女性略大于男性,(坐姿臀宽/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
髂宽和髋宽
(1)两髂嵴点间宽/骨盆宽/腹宽/髂宽:亚洲男性平均为27.01cm,亚洲女性平均为27.68cm;欧美男性平均为27.05cm,欧美女性平均为26.36cm。
(髂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5.83,亚洲女性平均为17.45;欧美男性平均为15.43,欧美女性平均为16.22。
由此可见,髂宽平均值两性差不多,(髂宽/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骨盆相对更宽。
(2)大转子点间宽/髋宽:亚洲男性平均为30.67cm,亚洲女性平均为31.82cm。
(髋宽/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7.89,亚洲女性平均为20.00。
(髂宽/髋宽)×100:亚洲男性平均为88.75,亚洲女性平均为82.65。
无论男女,大转子间宽都大于骨盆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胯宽”和“假胯宽”概念。
臀厚
臀厚:亚洲男性平均为23.07cm,亚洲女性平均为20.72cm;欧美男性平均为24.86cm,欧美女性平均为22.71cm。
(臀厚/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3.46,亚洲女性平均为13.02;欧美男性平均为14.16,欧美女性平均为13.94。
由此可见,臀厚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臀厚/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臀部略翘。
股上长
臀部
(股上长/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14.28,亚洲女性平均为15.30;欧美男性平均为16.51,欧美女性平均为17.50。
由此可见,股上长平均值两性差不多,(股上长/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显大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臀部相对更长。
臀部
②《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测量的是最小腰围处至地面的垂距,即腰围高;股上长=腰围高-会阴高。
由于腰部测量点不同,所以不能得出日本人(股上长/身高)×100小于美国人该指数。)
男性窄臀之美
两性差异
臀部
一般正常儿童少年,(髂宽/肩宽)×100和(髂宽/髋宽)×100两指数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臀部
臀部
从图中看出,(髂宽/肩宽)×100指数,男性从小到大无显著差异,有一定稳定性,易于预测。而女性随着进入青春发育期,由于骨盆宽度增加,(髂宽/肩宽)×100指数从12岁后逐渐增大,到16岁后才能稳定下来。从12岁到16岁的4年间,该指数平均增大6.8%。由于12岁以后骨盆向横向增长明显,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宽/肩宽)×100指数高于男性。
(髂宽/髋宽)×100指数,一般男少年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变化相对稳定,易于预测。女少年在8岁以前趋向男性,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女性化逐渐明显,髋部的增宽使指数下降与男性有明显的差别。
女性肥臀之美
男性喜好
维纳斯0.7的腰臀比
下一步就是要确定腰臀比与生育能力的关系。戴得的研究证明,腰臀比小的女性发育较早(DeRidder et al.,1990)。他的研究确定了腰臀比与生育能力的关系。在这一研究中,腰臀比大的女性更难怀孕,她们在生育头胎时的年龄也要比腰臀比小的女性晚。腰臀比也可以用来反映总体的健康状况。例如,研究表明腰臀比较小的人患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低。显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女性也更适于怀孕、生育以及照顾和教养后代。
玛丽莲·梦露有着0.7的腰臀比
在一系列跨文化研究中,辛格向男性呈现不同腰臀比的女性素描。有些素描上的女性的腰臀比是0.7,有些是0.8,而另一些则是0.9。实验者要求被试在他们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图片上画圈。在选取的所有样本(包括非洲、巴西和美国人)中,不同年龄的男性都认为腰臀比是0.7的女性最有魅力。
适应的结果
莫妮卡·贝鲁奇曼妙的腰胯线
智商
凯莉·布鲁克夸张的腰臀比
沙漏型身材
给宝宝的大脑发育提供营养解释了臀部和大腿肥胖的重要性,那纤细的腰身呢?结果发现,往往是饱和脂肪的腹部脂肪是个坏消息,它与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风险增加有关。腹部脂肪似乎还会抑制用于合成DHA的酶,所以,腹部脂肪越多,给宝宝大脑发育提供营养所需的DHA就越少。
神经系统
假胯宽
“假胯宽”理论把髂嵴间宽定义为真胯宽,把大转子间宽或者臀宽定义为假胯宽。
正常值
不少地区骨盆宽(即腹宽)绝对值男性略大于女性
(一)人们常说“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宽”,这其实是相对于身高、肩宽而言,身高骨盆宽指数、肩宽骨盆宽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就骨盆宽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于女性。
(二)其次,骨盆宽又称为髂嵴间宽,是腹宽,而不是臀宽;大转子点间宽才接近臀宽;三者关系为——骨盆宽<大转子点间宽<臀宽。
骨盆宽、大转子间宽和臀宽(3张)
(三)在人体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转子点间宽和臀宽测量值,女性始终略大于男性。同身高,两性差异极其显著。也就是说,女性髋关节更宽,从腹部至髋部的宽度增加得更为明显,构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线美。相关数据如下:
项目 | 男 | 女 | 男女差 |
身高(mm) | 1714 | 1591.3 | 122.7 |
骨盆宽(mm) | 272.2 | 263 | 9.2 |
(骨盆宽/身高)×100 | 15.88 | 16.53 | -0.65 |
大转子间宽(mm) | 306.7 | 318.2 | -11.5 |
(大转子间宽/身高)×100 | 17.89 | 20.00 | -2.10 |
展开表格
髋最大宽测量点低于大转子外突点
(四)在人体测量中,无论男女,髋最大宽测量点低于大转子外突点,大转子外突点低于髂嵴点,如图所示:
异常比例
髂嵴间宽和大转子间宽的大小关系
从后方观察髂嵴间径与大转子间径的比例,
(一)图1为正常人,即所谓的“假胯宽”。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髋最大宽。
在男性人体中,大转子之间或位于大转子前侧的阔筋膜张肌之间的距离是髋部的最宽点。
正常女性的髋部最宽点在大转子下方,臀沟下缘处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转子下方和大腿外侧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积,向前与大腿前面的脂肪相连,向后与臀部脂肪相接。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脂肪部位才是髋部的最宽点,与臀部的臀褶相对应。
当该区域有大量脂肪堆积时,常可看到该区域的皮肤上出现许多深深的凹陷,呈麻点状或干酪状。这是由于连接凹陷部位皮肤深面与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间的条索状纤维束缺乏弹性,导致纤维束之间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通过整形外科手术等也许可以减少转子下脂肪,即髋最大宽减小,不断接近大转子间宽。然而,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却是不变的。
股骨颈干角小于90°为严重髋内翻
(二)图2已有专业术语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髋内翻。髋内翻不是股骨内旋,是颈干角小于正常值。严重髋内翻可导致大转子显著突出、上升,股骨外旋及股骨颈缩短,患肢外展、内旋活动受限,出现跛行、鸭步。其特点为髂嵴间宽远小于大转子间宽,大转子间宽就是髋最大宽。
正常人大转子外突点高(略小于大转子点高)本来就接近臀峰点高,大于会阴高和臀沟高。这类病人的大转子又还上升,所以髋部最宽点(即大转子外突点)高于正常女性的髋部最宽点(即臀沟下缘)。
因此,图2与“假胯宽”显腿短、股骨内旋的说法完全不符合。
驼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患者(2张)
(三)图3为腰椎滑脱、极有可能是驼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
图6为扁平骨盆,其特点为髂嵴间宽与大转子间宽大致相等。
原因
髂棘间距<髂嵴间距<大转子间距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髂棘间径等于或大于髂嵴间径。
驼背性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髂嵴间径等于或大于大转子间径。
大转子间宽小于28cm
注:在《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22-303mm,平均值为263mm;大转子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91-355mm,平均值为318.2mm。
(二)骨骼系统最重要的性别差异表现在骨盆。女性骨盆由于适应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对较宽。女性骶骨也较宽,骨盆腔宽而圆,便于胎儿的娩出。由于骨盆腔较宽,致使两侧的髋臼(容纳股骨头的关节窝)相距较远,增加了两侧大转子的间距,故使髋部变宽。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点
所以当双膝并拢时,女性左右两股骨的倾角更大(Q角较男性大,颈干角较男性小),导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较大,两侧大转子更为突出。
女性身体的脂肪分布
雌激素促进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对腰围、臀围、大腿围、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腰细臀宽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长寿。她们和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结论
综上所述,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女性髋最大宽在大转子下方,与臀褶相对应,转子下脂肪属正常现象。驼背性骨盆等患者髂嵴间宽大于或等于大转子间宽,严重影响正常分娩。
学术上不存在“假胯宽”一词,“假胯宽”是伪概念。
参考资料
[1]
没必要的身材焦虑可以停一停了吧?2020-12-25T22:03:54+08:00[引用日期2022-05-25 12:52:16]
[2]
腿脚越冷,下身越胖2021-05-12T09:30:46+08:00[引用日期2022-05-26 10:33:43]
[3]
Angelababy真实腰围曝光!好看的腰一定要细得这么夸张吗?2019-11-07T16:42:43+08:00[引用日期2022-05-26 18:48:09]
[4]
腰臀比对你的健康有什么影响?2017-09-21T18:00:42+08:00[引用日期2022-05-26 18:48:20]
[5]
「人类臀部进化史」:没有丑屁股,只有懒屁股2022-03-30T15:29:43+08:00[引用日期2022-05-27 10:04:2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