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古代满族人自娱的拍击膜鸣乐器)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6-16
小编整理:
八角鼓是一种古代满族人自娱的拍击膜鸣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据传说,八角鼓最初是由满族的一位老者根据狐狸磨爪子的声音发明而来,因此也被称为“狐狸鼓”。 八角鼓的鼓身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优质的木材拼粘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演奏时可以用手拍击铜钹或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八角鼓的音色非常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因此也成为了满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除了用于自娱自乐外,八角鼓还在满族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歌舞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如今,八角鼓已经成为了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传承。八角鼓
古代满族人自娱的拍击膜鸣乐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八角鼓 |
民族 | 满族 |
时期 | 古代 |
性质 | 乐器 |
简介
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木制框架,大小直径17厘米左右,单面蒙蟒皮,鼓身周围嵌铜钹,并缀有丝穗子,鼓形小巧玲珑。演奏时用指弹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摇震鼓身或手搓鼓面会发出悦耳的钹声。满族八角鼓主要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华北和东北地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我区民间老艺人挖掘和整理,在传统唱腔和曲目的基础上,逐渐从曲艺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八角鼓是国内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种类,历史上及其繁兴,并广为流行。
八角鼓戏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诸多地区艺术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特色。它的多元性,受到流传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早期的八角鼓,源于关外,流传于关内,是满族人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乐器,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庆贺丰收的喜悦。进关后,在驻防地或行军途中,也常击鼓高歌尽情演唱,以排解劳顿。八角鼓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年(1739),清政府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此地成为满族八旗军旅御外驻防城池,也是随军家属聚居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八旗官兵,闲暇的时候,常常持鼓演唱,并将身边的风情逸事、日常生活融会进唱词,自编自唱。八旗军旅咏唱凯歌时还用它击拍鼓劲,因此八角鼓,随着清满族旗兵驻屯边塞而传入呼和浩特地区,流传开来。清乾隆年间,演唱盛极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到了民国初,绥远城满族后裔经常组织票房,编词演唱。这时的八角鼓曲艺不断地吸收、丰富,已经成为都市一种时兴的艺术了。日寇入侵绥远后,八角鼓曲艺演唱活动日渐衰退。
流行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八角鼓是乾隆中叶,由北京的八旗子弟所创,它吸取汉族弋腔曲调,形成了以歌功颂圣为主的演唱形式。由于帝王提倡,文人介入,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在宫廷府第传唱,盛极一时。道光时期岔曲走向社会,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见证。
史料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
当时,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实际上是从军中掀起了宣传皇帝武功的群众文化潮。八角鼓像一阵风,从京郊刮到内城,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一时间,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伴奏乐器的八角鼓其形制也就有了政治性的规定和解释,如八角象征八旗;下垂的两股长穗象征麦秀双穗,五谷丰登;无把寓意永罢干戈等,后来“八角鼓”还成了以岔曲为主的一系列演唱形式的总称。
演奏
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八角鼓的鼓框是木制的,蒙蟒皮。鼓的七边的木框上各开一孔,每孔间装有两个很小的钹形铜片,其余一边的木框上装有两根穗子。演奏时,左手执鼓,鼓面竖立,右手用指弹指搓等方法演奏;有时也用左手食指弹击鼓的背面。这种鼓是北方曲艺音乐单弦牌子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八角鼓规格尺寸有异,常见者鼓面对角长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单面蒙以蟒皮、驴皮或马皮,以小鳞蟒皮为佳。四周边缘亦镶嵌骨片作为装饰。在鼓的七面边框木板中间,均开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间用铜钉各穿一对铜制小钹。另一面框板上装有一个小铜环,系以鹅黄色或大红色丝绳花结,下垂两束丝制鹅黄色或大红色长穗为饰,表示谷生两穗,象征丰收。外观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除可作为乐器演奏外,还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演唱形式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
全班
流传
八角鼓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现代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满族八角鼓发展而成的新城戏,都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原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
八角鼓早期用于古代满族曲艺“八角鼓”中,本世纪50年代,这种曲艺在曲牌的基础上发展为“满戏”。如今,八角鼓主要用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及河北各地的说唱音乐“鼓书”和“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击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角色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唱一二个角色。演唱时,仅由丑角一人化妆。既以丑角为主,也就在唱词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半与故事内容无干,只是抓哏凑趣的噱头,游离于剧情之外,供听众取笑而已。
形式
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
①岔曲。
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刘振卿《八角鼓遗闻》记述满族票友宗承芝说: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凯旋后,将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万民乐》、《龙马吟》等满语军歌译为汉文,以八角鼓曲调谱曲,用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乐器金川鼓、大铜铙、铜钹、小锣等击节,使军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应邀在亲友的喜庆堂会上演唱,民国以后已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的曲艺团体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来演唱,称为“单弦联唱”。
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根据曲词内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赶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这种演唱形式兴起于乾隆、嘉庆之间,嘉庆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中有一支小曲,专咏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况。演唱时以丑脚为主,曲词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近于相声的逗哏,徒供听众取笑,趣昧不高,已渐衰落。
④单弦。
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清代对演员自弹自唱的形式多称为单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称为双头人,或说双头人是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的形式。
拆唱
拆唱八角鼓形成于清代中叶。又名“牌子曲拆唱”、“八角鼓带小戏”、“牌子戏”。是由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的“岔曲带戏”发展而来。“拆唱”,意即将由一个人演唱的曲目拆开改由二三人至四五人依情节、人物分包赶角演唱。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就收有称为“平岔带戏”的曲词四种:《青云路通》、《太君有命》、《旷野奇逢》和《沉沉睡》。据《霓裳续谱》点订者王廷绍序文所述,当时这种平岔带戏及其他各种时调小曲,是由优童来演唱的,“妙选优童,延老技师为之教授。一曲中之声情度态,口传手画,必极妍尽丽而后出而夸客……红氍匝地,灯回歌扇之光;彩袖迎人,声送明眸之睐。朱缨白纻,与晓风残月争妍,亦所以点染风光,为太平之景色也。”拆唱八角鼓的表演讲究说、学、逗、唱,而其中又以逗哏为最重要。从现存的作品看,丑角所用语言的逗哏手法有“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庸俗的“伦理哏”也时有所见。有人认为,拆唱八角鼓中的丑角逗哏,直接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丑角的插科打诨。
清人小说《风月梦》第十三回,有描述道光年间(1821-1850)旗籍子弟在扬州演出拆唱八角鼓的具体情景:“三个人上来,将桌子摆在中间,有一个拿着一担大鼓弦子坐在中间;那一个拿着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一人抄着手站在右边。那坐着的念了几句开场白,说了几句吉祥话,弹起大鼓弦子,左边那人敲动八角鼓。那坐着的唱着京腔,夹着许多笑话。那右首的人说闲话打岔,被坐着的人在颈项里打了多少掌,引得众人呵呵大笑;这叫作斗绠儿(按即“逗哏”)。”上述站在右首的人就是丑角,表演分工是逗哏。
拆唱八角鼓以三个人分包赶角的表演较多,民国后由于表演双簧的专业艺人大都兼演拆唱八角鼓,遂改成两人演唱,即一个人担任丑角,一个人演其他角色兼三弦伴奏,丑角于舞台上临时作简单装扮。演出时在唱词中间穿插了很多抓哏逗乐的内容,以活泼气氛。清末民初,拆唱八角鼓开始和各种大鼓、相声、双簧、戏法等技艺同台演出,被统称为什样杂耍。民国初年以来的著名演员有郭荣山与韩永先、杜贞福与果万林、顾荣甫与尹福来等数档。主要的曲目有《汾河湾》、《小上坟》、《双锁山》、《赵匡胤打枣》、《怯算命》、《胡迪骂阎》、《打灶分家》等。由于曲目较少,趣味格调不高,演唱和表演很少革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衰微,后继无人。北京市曲艺团存有1980年徐澣生、蔡源莉据顾荣甫、尹福来演唱记录的《汾河湾》等八段曲词及录音。
演奏技巧
主要演奏技巧有“弹、摇、碰、搓、拍”诸法。
摇:以左手持鼓摇晃,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
搓: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颠响。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单拍鼓面,用于演奏完毕,以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