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泄漏(未经处理的石油受外力作用泄漏)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8
原油泄漏
未经处理的石油受外力作用泄漏
指由于油气集输管道、原油储罐、油轮、原油罐车等原油运输设施泄漏,油井溢流、井喷等事件引起的原油泄漏,并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民群众生命的事件。石油中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泄漏入海洋后,这些有毒化合物也迅速进入了食物链,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原油泄漏 |
外文名 | Oil Spill |
后果 | 环境污染 ,危及人民群众生命 |
原因 | 运输设施泄漏,油井溢流、井喷 |
危害
处理
原油泄漏有很多种,主要有陆地泄漏和海上油轮泄漏
陆地泄露危害性较大,简单处理方法是直接烧掉。
海上油轮泄漏则需要打捞。原油泄漏后漂浮在海面上,需将泄漏的原油圈起来,然后聚拢,用水泵抽到运输船上,上岸后再进行处理。
原油泄漏后造成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且难以处理,因此预防原油泄漏才是最重要的。
事件
1967事件
1967年3月18日,利比里亚籍超级油轮“托利卡尼翁”号(Torrey Canyon)触礁失事或标志着现代极其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的开始,12万吨原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事故原因是船长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擅自改变航道,酿成苦果。
2011年6月期间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这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公司的合作项目。康菲公司负责宣传的人士表示,康菲公司是作业方。据悉,渤海湾是中海油的主产区,根据2011年一季度中海油季报,来自渤海湾的石油以及石油液体产量占到总产量比例超过57%,天然气产量超过12%。2011年7月5日下午,中国国家海洋局在北京通报了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渤海湾漏油事件初步结果,并首次公布此次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的相关画面。
中海油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共有五个平台,此次漏油事件发生在B、C两个平台,从画面中可以看到B、C两个平台溢油现场的航拍资料,及收油作业情况。画面中颜色较浅,发亮的部位就是溢油海面。这也是自6月30日中国官方首次对中海油渤海油田漏油事件作出回应后,公布的第一组画面。
其他事件
1977年,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喷事故泄漏26.3万吨,事故原因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原因是在之前的一次维护中,工人将本可以预防井喷的机械设备(被称为井喷预防器)上下颠倒安装在了井口上。
1978年3月16M/T天堂”号的姐妹船“阿莫戈-卡迪兹”号满载160.45万桶原油,23万吨原油。因方向舵被一个巨浪损坏导致失控,撞上90英尺(约合27.4米)深的岩礁,使得这艘油轮断为两截,迅速沉入海底,到那时,船上全部的原油全部泄漏到海里。在盛行风和潮水的联合作用下,泄漏的原油漂到200英里(约合322公里)以外的法国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没,野生动物因此遭遇重创,共计有2万只海鸟、9000吨重的牡蛎以及数百万像海星和海胆这样栖息于海底的动物死亡
1979年7月19日,多巴哥岛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两艘船被困在风暴中:满载原油的超级油轮“大西洋女皇”号(Atlantic Empress)和“爱琴海船长”号(Aegean Captain)。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大西洋女皇”号和“爱琴海船长”号发生碰撞导致大爆炸,结果发生了迄今历史上最严重的油轮漏油事故。
1988年11月,美国籍油轮“奥德赛”号就在那里遭遇一起灾难性事故。当“奥德赛”号距离新斯科舍省700英里(约合1127公里)的时候,突然发生爆炸,船身断裂变成两截。火舌迅速吞没了船上13.2万吨的原油,回顾这起事故,原油燃烧或许是件幸事: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泄漏的原油没有被冲到新斯科舍省附近海岸
1983年,“贝利韦尔城堡”号油轮遭遇了像“奥德塞”号一样的状况,事发地区的风向和气候条件令泄漏的原油远离海滩和海岸线,虽然泄漏25.2万吨原油,但是对环境影响不是特别深刻。
1983年,伊朗瑙鲁兹海上油田在两伊战争中多次经历战火,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却泄漏了大量原油。由于该地区当时属于战区,伊朗用了半年时间才扑灭燃烧的油井。伊拉克直升机还对附近一个钻井平台发动过袭击,造成原油泄漏,直至1985年5月才扑灭,此时距事故已经过去了两年,造成73.3万桶(相当于10万吨)的原油泄漏。这几起事故共造成瑙鲁兹油田8000万加仑(约合26万吨)的原油泄漏,20名工人在试图扑灭燃烧的油井时遇难。
1989年3月23日,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沿海13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事故的原因是超级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号(Exxon Valdez)船长约瑟夫-哈泽尔伍德(Joseph Hazelwood)为打发时间,同时也是为了御寒,喝了一瓶烈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哈泽尔伍德的指挥出现失误,这艘1000英尺(约合304.8米)长的超级油轮偏离指定航道,在通过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峡湾时,与水下礁石相撞,“埃克森-瓦尔迪兹”号船体裂开。超过1000万加仑的重油流入威廉王子峡湾冰冷、清澈的海水,在刺骨的天气作用下,周围数英里的海岸漂浮着像沥青一样的黑色粘稠物,从而引发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
1991年5月初,“ABT夏日”号在伊朗哈尔克岛装上了26万吨的重油,5月28日,火灾引发了大爆炸,“ABT夏日”号被摧毁,船上的32名船员有五人死亡。到6月1日,海面浮漂的原油大部分已经燃烧掉,“ABT夏日”号残骸也沉入海底
1996年2月,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1991年1月晚些时候,萨达姆下令从科威特撤退的伊拉克军队打开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轮的阀门,试图为避免军事失败做最后的挣扎。据估计,从1月23日至27日,至少有2.4亿加仑(最多可能达4.6亿加仑)的原油流入内陆和波斯湾。美国战机在1月轰炸了石油管线,试图阻止原油外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海湾战争漏油事故估计向波斯湾外泄了800万桶原油。浮油覆盖的最大区域达到101X42英里(约合163X68公里),厚度达5英寸(约合12.7厘米)。
1999年12月,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2002年11月,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2007年11月,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清理
参考资料
[1]
中华石油全图-漏油事故蓬莱19-3油田位置[引用日期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