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病因
较常见的感染途径有:
1.咽鼓管途径
(4)婴幼儿的咽鼓管短而宽,并且开口处位置低,如果平卧哺乳,乳汁及胃内容极易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膜外伤时,外耳道的致病菌可通过穿孔处直接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3.血行感染
极少见。
- 急性中耳炎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通过不同途径侵入中耳黏膜所致,常见的发病因素如下:
- 咽鼓管功能障碍,如小儿腺样体肥大、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等。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 婴儿哺乳位置不当。
- 鼓膜外伤、鼓膜穿刺等。
鉴别诊断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诊断。
治疗
-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畅引流。目前主要依靠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
- 穿孔前可运用1%酚甘油滴耳。
危害
- 患者通常会出现耳痛、耳流脓、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常因此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 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为慢性中耳炎等。
预后
-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与是否及时就医、入院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总体而言,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
- 一般情况下,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部分患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彻底消退、鼓膜穿孔自行愈合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 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转为慢性中耳炎,延长治疗时间,加大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出现鼓室硬化等并发症。
预防
养成良好的习惯
- 注意耳内卫生,忌用尖锐或不干净的器物掏耳,防止损伤鼓膜。
- 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 宣传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应适当控制其流出速度。
- 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的患者,禁止游泳,洗浴时防止污水流入耳内。
-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治疗相关疾病
- 积极治疗猩红热、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
参考资料
[1]
【急性中耳炎症状】急性中耳炎严重吗_急性中耳炎几天能好 · 妈妈网[引用日期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