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一种化学品)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氯乙酸 |
沸点 | 189 |
别名 | 一氯乙酸 氯代乙酸 |
化学式 | C2H3ClO2 |
摩尔质量 | 94.49 |
展开
理化特性
储运条件
密封阴凉干燥避光保存。
氯乙酸包装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双层塑料袋包装。在运输过程应防止阳光直射、(雨淋等)受潮、包装破损。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物、碱类、易燃物等物品分开存放。常温下保质期为一年,夏季气温较高下不宜长期存放。
用途
行业发展
企业应首先规划发展策略,确定主营产品和主营业务,再合理配置生产资料和研发力量。开发新产品要本着定位清晰原则,不能追求短期的效益而影响企业主元业务的地位。企业只有先做专在做强最后才能做大。虽然多元经营的诱惑很大,但是企业应避免产品多而不强的现象发生。
在氯乙酸销售过程中,既要做好前面提及的信息反馈及时的工作,同时要不断拓展市场。同时,国内企业还应当放眼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出口,要根据出口国家的特点灵活应对,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最佳的销售收益。
危害
健康危害
吸入高浓度该品蒸气或皮肤接触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毒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心、肺、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重者呈现严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肾功能衰竭。酸雾可致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灼伤。皮肤灼伤可出现水疱,1~2周后水疱吸收。慢性影响:经常接触低浓度该品酸雾,可有头痛、头晕现象。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项目 | 技 术 指 标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外观 | 无色或微黄色结晶 | 无色或微黄色结晶 | 无色或微黄色结晶 |
氯乙酸含量, % | ≥ 99.0 | ≥ 97.5 | ≥ 96.0 |
二氯乙酸含量, % | ≤ 0.5 | ≤ 1.5 | ≤ 2.5 |
乙酸含量, % | ≤ 0.5 | — | — |
展开表格
毒理学简介
不同动物的 中毒 表现也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体重减轻,1~3天内死亡。大鼠饲料中含1%的氯乙酸时,经200天实验期后发现肝糖原增加,体重下降。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重要酶类(如磷酸丙糖脱氢酶)的 -SH基反应有关。该品的嗅阈为 0.17mg/m^3。空气中浓度为23.7mg/m^3时,有轻微刺激和兴奋作用。浓度极高时可引起较重的呼吸道刺激和消化道症状,鼻、口腔、咽喉烧灼感、咳嗽、恶心、呕吐及腹痛等;极高浓度时可出现呼吸深,嗜睡及肺水肿,甚至死亡。在豚鼠的5~10%的体表上涂擦该品,动物在5小时后相继死亡。死亡前有血尿、抽搐及昏迷。尸检发现皮肤涂擦处有深达皮下组织及肌肉层的组织坏死。主要脏器充血、出血、颗粒变性等病理改变。眼部直接接触该品酸雾或粉尘,即刻引起严重刺激症状及角膜损伤。
临床表现
吸入后轻度中毒:可有上呼吸道炎症表现。经休息和对症处理数小时至数日内即可恢复。吸入高浓度的酸雾或粉尘迅速发生严重中毒,出现嗜唾、呼吸深,咳嗽、恶心、呕吐,数小时后出现严重的肺水肿。
皮肤:氯乙酸液或粉尘直接接触皮肤可出现红、肿、水疮,伴有剧痛,水疱吸收后出现过度角化,经数次脱皮后痊愈。如受侵皮肤面积在10%左右时应注 意观察经皮肤吸收而中毒。
眼:该品酸雾或粉尘溅入眼内,可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角膜组织损害。
处理
立即脱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分钟;眼污染时应分开眼睑用微温水缓流冲洗至少15分钟。注意勿让冲洗后流下的水再污染 健康 的眼;使病人安静,保暖,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轻度中毒病人以支持疗法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治疗。较重中毒病人应早期、适量、短程给予糖皮质激素,以控制肺水肿。
制备方法
氯乙烯、氯乙酰氯水解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炔法、四氯乙烯法、丙三醇法、二氯乙酸法、三氯乙醛法、氯乙醇氧化法、乙烯酮氧化法和乙酸催化氯化法等十多种,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酰氯法以及乙酸催化氯化法三种。
实验室制法:
在5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放置300g(5mol)冰乙酸和15g(0.14mol)乙酸酐。在油浴中加热至105摄氏度时,开始徐徐通入氯气。在整个氯化过程中,油浴温度时钟维持在108-112℃之间。氯气通入几分钟后即开始反应,乙酸中的黄颜色(由于溶解的氯气所致)随即褪祛,并有氯化氢放出。这时可大大提高氯气通入速度,但以瓶中无黄色氯气逸出为度。氯化反应约需10小时左右。每隔2小时向反应物中加入5g乙酸酐,反应的终点可由逸出的氯化氢显著减少,或由取出样品的熔点来确定。当粗制的氯乙酸样品的熔点在45-50℃时,停止通入氯气。将融融的反应物移至蒸馏瓶中,蒸去少量的前馏分后,收集沸程为186-188℃的馏分;冷凝后生成具有强烈气味的氯乙酸晶体。产量为425g。产率90%。亦可以用赤磷作催化剂将乙酸氯化而得。方程式:CH3COOH+Cl2-------ClCH2COOH+HCl(乙酸酐为催化剂)
——《现代化学试剂手册》
物质毒性
毒性作用试验数据 | |||||
编号 | 毒性类型 | 测试方法 | 测试对象 | 使用剂量 | 毒性作用 |
1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5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大鼠 | 180 mg/m3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3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16600 u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4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展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