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Ⅲ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type III)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侵润为主要特征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基本信息中文名Ⅲ型超敏反应外文名hypersensitivity type III基体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类别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概述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侵润为主要特征的炎性反应和症状损伤。发生机制1.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与沉积;2.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⑴补体的作用;⑵中性粒细胞的作用;⑶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的作用。常见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⑴Arthus反应:是一种实验室性局部Ⅲ型超敏反应,可在注射马血清的部位出现红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性反应。⑵类Arthus反应:可见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后。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⑴血清病:通常是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1~2周发生,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⑵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也可由其他病原微生物,如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乙型肝炎病毒或疟原虫感染后发生;⑶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尚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