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酐酶(含锌金属酶之一)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碳酸酐酶
含锌金属酶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碳酸酐酶 |
外文名 | Carbonic Anhydrase(CA) |
类别 | 锌酶 |
发现 | 1940年 |
介绍
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金属酶,有多种同工酶,都具有催化作用,参与多种离子交换,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分布
CA分布广泛。CAⅠ、Ⅱ从红细胞首次分离得到。CAⅢ最早发现于骨骼肌细胞浆,三者在人类都是29kD的胞浆内酶;膜相关酶CAⅣ已于小牛肺、人肾、大鼠肺中纯化出来;CAⅣ(29kD)发现于线粒体;由Murakmi于1987年从唾液腺中纯化的CAⅥ(42kD)为分泌型酶;近期在唾液腺及小脑浦肯野氏细胞中发现的新CA相关基因CAⅧ亦为胞浆内酶。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集台管、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附睾起始段狭窄细胞、远侧头体部和近侧尾部上皮细胞、快收缩骨骼肌细胞、脑脉络丛上皮细胞、髓磷脂形成细胞及眼部睫状突、角膜、视网膜细胞内都有CAⅡ;CAⅣ还分布于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细胞顶质膜、基侧质膜表面、附睾、输精管及其壶腹部的上皮微绒毛、顶质膜、皮下平滑肌层、脑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腔面、心肌、眼部分毛细血管床、脉络膜血管层以及骨骼肌、肝、泪腺等处。
分子结构
重要地位
主要功能
活性调节
临床
CA在睫状体上皮细胞中催化CO2和H2O生成HCO3,透过腔膜分泌于房水,由于房水中的液体要保持电中性,Na+向房水分泌增加,同时带动Cl-向房水移动,从而使房水形成高渗压,于是促进H2O向房水流动;保持房水平衡和正常的pH值。而青光眼病人由于房水回流不畅,引起眼压升高。CA抑制剂(CAIs)可抑制CA的活性,使HCO3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
CAIs作为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按其发展过程和药理作用分为三代:第一代口服CAIs,第二代局部用CAIs,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
第一代口服CAIs乙酰唑胺是首先用于青光眼的口服治疗药物,由于脂溶性低,眼内分布较少,需用较大剂量(1000-2000毫克)才有效,因而白药浓度较高;长期用药易出现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因此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口服CAIs对非眼组织CA的抑制,会产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用药初期出现多尿、胃肠不适和疲劳,部分病人发生肾结石,极少数病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第二代局部用CAIs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了多尔唑胺和布林唑胺。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CA活性和较高的水溶性与脂溶性,便于配制滴眼液,能透过角膜,使药物在睫状体达到有效药物浓度。1995年,多尔唑胺滴眼液在德国上市,无全身不良反应。但由于水溶液pH值为5.5,对眼结膜有轻度刺激性。布林唑胺于1998年上市,其水溶性较差,故配制成混悬液。其抑制CA的作用强于多尔唑胺,对眼的刺激较轻。且作用时间短,只能维持2-3个小时,每天需要多次用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科研人员对CAIs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两个强效、作用时间较长(5-6小时)的CAIs,但配制成滴服液的pH值为5.5左右,对眼仍有刺激。为解决pH问题,科研人员将化合物尾部的双羧基改换为氨基酸,使其滴服液的pH值在6.5-7之间,对眼的刺激基本消除。至此,第三代CAIs的雏形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