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高等植物和藻类的能量转换器)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叶绿体 |
提出者 | 席姆佩尔 |
功能 | 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变为糖 |
拉丁学名 | chloroplast |
分布区域 | 植物茎叶 |
展开
简介
形态与结构
外被
叶绿体的周围有两层光滑的单位膜。两层膜间被一个电子密度低得较亮的空间隔开。这两层单位膜称为叶绿体膜(Chloro-plast membrane)或外被(outer envelope)。叶绿体膜内充满流动状态的基质(stroma),基质中有许多片层(lamella)结构。
功能
科学研究
发现与命名
叶绿体在植物细胞内的发现通常归功于“植物生理学之父”萨克斯J.Sachs(Julius von Sachs,1832-1897)。
1837年,Hugo von Mohl将叶绿体(Chlorophyllkörnen,即“叶绿素颗粒”)作为绿色植物细胞内的离散体首次给出了明确的描述。1883年,A.F.W.Schimper将这些体命名为“chloroplastids" (Chloroplastiden)”。1884年,Eduard Strasburger采用了术语“chloroplasts”(Chloroplasten)。
相关合集
植物细胞形态
共6个词条177阅读
细胞壁
生物术语
色素体
色素体色素体遗传 色素体 色素体
叶绿素
植物光合作用催化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