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平原(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成的平原)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江淮平原
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成的平原
受地质构造和上升运动的影响,沿江一带平原形成了2~3级阶地,分布着众多的低山、丘陵和冈地。
基本信息
外文名 | Jianghuai plains |
下辖地区 | 中国江苏省、安徽省 |
中文名 | 江淮平原 |
地理信息
气候类型 | 年均温15.5~16.5℃ |
海拔 | 一般在10米以下 |
其他信息
种族 | 汉族 |
主要作物 | 水稻、冬小麦 |
收起
平原地貌
历史变迁
江淮平原
先秦时期
秦汉以前,江淮地区早已有人生活栖息其间。《后汉书.东夷传》云:“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东夷、淮夷以外,《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记西周初,吴君受封,“其一吴,在夷蛮”.吴君生活在夷蛮中,实亦夷蛮。寿梦立,始称王,开始与中原有交往。《吴越春秋》卷工《吴太伯传》称:“凡从太伯至寿梦之世,与中国时通朝会,而国斯霸焉。”同书卷2《吴王寿梦传》,记他与“鲁成公(前590—前573年)会于钟离(濠州),深问周公礼乐”。至是,吴已比较注意儒学,并与楚国争雄。那时,吴国领域跨有江淮间与大江南北。吴王阖闾居东南之地,险阻湿润,地域辽阔。虽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但其国内仍是“田畴不垦”,也没有城郭、仓库,经济相当落后。有关吴国的经济概况,拟与吴越平原一道集中讨论。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吴王阖闾之前,《吴越春秋》卷3《王僚使公子光传》记吴王僚出席公子光酒宴时,“被堂铁之甲三重”。汉代堂邑(今六合北)产铁,是否在春秋时期就已有了呢?当然,铁剑并不等于是铁农具。江淮以至吴越地区在先秦时尚未见有关铁犁、铁农具的记事。《史记》卷31及《吴越春秋》卷3,都记载吴王僚时,“伍子胥退而耕于野”。他是如何具体耕作,实情今不可晓。
楚是先秦时的南方大国。以江汉为据点,北上攻灭杞、陈、许、蔡等,东向与吴、越交争,占地宽广,江淮大地也在它控制之下。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所赐铜节,揭示了当时楚国水上通航和在其境内征收关税的盛况。《史记》卷129《货殖传》所称“三楚”中之东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说明江淮平原即在东楚之内。春申君黄歇是楚国宰相,《史记》卷78《春申君传》记楚败于秦,“楚于是去陈(河南淮阳),徙寿春(安徽寿县)。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吴,行相事”。东晋伏滔《正淮篇》云:“淮南者,三代扬州之分也。当春秋时,吴、楚、陈、蔡之与地,战国之末,楚全有之,而考烈王都焉。”说明战国时的楚国已独自据有淮南。《汉书》卷28下称:“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淮南已是皮革、木料、鱼类的集散地。
西汉人说:“叔孙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楚)庄王(前6工3—前591年)知其可以为令尹也。”东汉人高诱注:“雩娄,今庐江是也。”两汉地志均记庐江郡有雩娄县。可见很早以前,已有人用期思水灌溉淮南田野。唐人樊询说:“昔叔敖芍陂,能张楚国。”直接指明水利对楚国强雄,具有密切关系。
关于“期思”,《荀子》卷3《非相》记:“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太平寰宇记》卷127《淮南道。光州固始县》引《太康地志》云:“孙叔敖本期思城人,为楚令尹。期思城在县西北七十里。期思,楚之下邑。”同书卷l29《淮南道.寿州安丰县》云:“芍陂,在县东一百步。……又《舆地志》、崔富《月令》云:孙叔敖作期思陂,即此。故汉王景为庐江太守重修起之.……楚相孙叔敖庙,在县东北二里。崔寔云:孙叔敖作期思陂,以功冠历代,遂于坛上立庙。”《水经注》卷32肥水,记:“芍陂,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敷所造。”谨按光州、寿州实非一地,期思与芍陂也大有参差,二者本非一事,详情在此难以深究。如上所述,汉、晋人士似是已视期思陂即是芍陂.
然而,《汉书。地理志》记庐江郡灊县(霍山县东北),“沘水(渒水)所出,北至寿春入芍陂”。《后汉书》卷76《王景传》记建初八年(83年),“迁庐江太守,……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李贤注:“陂在今寿州安丰县东。陂径百里,灌田万顷。”经过王景重修的芍陂以及六七百年前孙叔敖所建水利工程,很可能是面貌全非。《王景传》云,在他任庐江郡守前,“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经过他修建荒废的芍陂后,教民犁耕,才导致垦地成倍增加。由此推测,直至东汉前期,淮南民尚不知以牛犁耕作,种植业显然比中原大地落后。春秋时,初修芍陂,自是创举。如果当时是利用水流种稻,自应属于火耕水耨之列。东汉王景在淮南庐江地区推行铁犁牛耕,垦地大量增多,极大地促进和发展了当地的稻谷生产。1959年,安徽省兴修水利,在寿县南发现汉代闸坝工程遗址,是混合草土筑成,并在那里发现了铁锯、铁锄、铁斧、铁鱼叉等物,人们推测很可能是汉代王景所筑芍陂的遗存。《王景传》还载他在庐江“训令蚕织,为作法制,……”认真推广蚕桑丝织业,有助于推动地方农业经济的日趋繁荣。
秦汉时期
江淮平原城市景观
淮水下流今江苏境内淮南地域,汉初功臣韩信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封地即在江淮。汉封陈婴于堂邑(六合县),封项伯于射阳(宝应县),封地都在淮南。同姓诸侯吴王刘濞,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始封。“王三郡(丹阳、豫章、会稽)五十三县。”他利用章郡铜山,招纳亡命盗铸,又煮海水为盐,以此用费充足。孝景帝前三年(前154年)正月,起兵广陵(扬州),西渡淮,自称:“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那时淮阴人枚乘任吴王濞郎中,他曾对比汉、吴情况,劝诫吴王说:“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并具体指出,汉朝长安政府的珍奇宝物,“不如(吴)东山之府”;汉代仓廪,“不如(吴)海陵(泰州市)之仓”;汉朝园苑,“不如(吴)长洲之苑”。可证七国之乱首犯刘濞以广陵为据点,拥有鱼盐之利,府藏珍奇,苑中禽兽,海陵仓粮,都是不比长安汉政府差。海陵的仓粮必是来自大江南北。南朝鲍照撰《芜城赋》云:“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辑,人驾肩,歌吹拂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显示吴王濞时,广陵正处于极盛,汉以后荒毁.《续汉书.郡国志三》记广陵郡东阳县(盱眙县东)“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此”.又记射阳县多麋,注引《博物记》云:“千千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畯。民人随此峻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可知汉代今盱眙一带地势低洼,野草滋生,麋鹿(犴)为吃食草根,践踏其泥很烂,当地居民利用此污泥种稻,收获颇多。清楚地反映出淮南农作尚处于初拓阶段。王充《论衡》卷4《书虚篇》云:“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鸟田象耕,报佑舜禹,非其实也。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象自蹈土,鸟自食苹。土蹶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海陵糜田,若象耕状,何尝帝王海陵都邪。”汉朝人对当代海陵麋田的解说是多么清楚透彻明白啊!《汉书.地理志》记堂邑县(六合北)、盐渎县(盐城县)均设有铁官。至迟自西汉后期以来,淮南江北地区已有不少铁制工具供应。汉武帝儿子刘胥为广陵王,恃势夺取淮安县东南射阳湖畔草田为已有。宣帝采纳其守相“胜之奏夺王射陂(按,射陂在今苏北射阳县境)草田,以赋贫民”的建议,揭示官、民对耕地的争夺。仪征汉墓所出竹简《先令券书》记墓主朱浚生前有桑田二处,稻田、陂田各一处”。表明西汉后期江北淮南地已较注意陂塘水利。
汉元帝时,何武任扬州刺史五年,他广泛了解和通晓属县工作状况,“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大受吏民敬重。光武帝时,扬州牧樊哗,“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视事十余年”,备受欢迎。章帝时,马稜任广陵郡守,“时谷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赈贫羸,薄赋税,兴复陂湖,灌田二万余顷。吏民刻石颂之”。注引《东观记》云:“稜在广陵,兴复陂湖,增岁租十余万斛。”以广陵郡为中心的淮南农田水利,在两汉之际显著发展起来,比较一二百年前刘濞在淮南追求盐、铜之利,尚不关心陂塘农田水利,已是大不一样了。随着水利发展。粮食生产迅速走上新台阶。
汉末,世荒民饥,徐州牧陶谦使东阳县(盱眙东)长陈登为典农校尉,“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秔稻丰积”。这位下邳人很注意本土田地差异,大力发展水利,导致了稻谷丰收。他对刘备说,“徐州殷富,户口百万”。那时,包括淮南地区在内的徐州,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太平寰宇记》卷123,载江都县“爱敬陂,在县西十五里。魏陈登为广陵太守,初开此陂,百姓爱而敬之,因此为名,亦号陈登塘”。登为广陵郡守是曹操在许昌任命的,他在淮南工作多年,很注意凿溉,《先贤行状》说是,“甚得江淮间欢心”。
广陵地区在西汉时已出产桑蚕。汉景帝子刘建为江都王,《汉书》卷53记建“遣人通越繇王闽侯,遗以锦帛、奇珍”。闽越王也以本地土特产回赠,“数通使往来,约有急相助”。通过物品交换,以锦帛作礼物,换取外援。盱眙北境泗洪县曹庄发现一批汉画象石,纺织图的织工前有一突起横木,画有空心梭子,实为汉人纺织丝绢的劳动形象。
淮南地区生产在发展,剥削也在加重,受害群众被迫武装反叛。《后汉书》卷56记顺帝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干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张纲出任广陵郡守,只带随行十余人去张婴营垒。对他们说:“前后二干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过失在官府。他为此下令:“散遣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非常清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真相。他任民所居,安心生产,化解了矛盾。《太平寰宇记》卷123扬州广陵县,记“张纲沟在县东三十里,……纲为广陵太守,济惠于百姓,劝课农桑,于东陵村开此沟引湖水溉田,以此立名”。《太平御览》卷75《地部.沟》引《扬子图经》记事相同,但地点是在六合县东三十里。由此可知,张纲在淮南采取的措施,很有利于推动淮南生产的发展。
三国时期
汉末以后,全国混乱。汉、魏之际,曹魏、孙吴分统江淮平原。西晋统一南北,江淮分隶徐州(广陵郡、临淮郡)、豫州(谯国、汝阴郡、安丰郡)和扬州(淮南郡、庐江郡)。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时期,江淮平原的分属很不稳定。南方之东晋、宋、齐、梁与北方十六国的后赵、前燕、前秦和北魏、齐、周都曾据有江淮的部分地或全部;行政建制复杂,难以一一细述.且因民户迁徙,东晋南朝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大量侨州郡县,分画建置,详情难明。南北朝后期,南朝国力日衰,江淮平原逐渐为北朝齐、周所有。最后,周隋交替,隋出兵南下,重新统一全国。几百年的混乱对江淮居户和社会生产都产生重大影响。
《太平御览》卷169《州郡部》引《寿春记》日:“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数百里,无复人居。晋平吴,其民乃还本土,复立为淮南郡。”《三国志》卷51《孙歆传》记孙权称帝时,“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几百里内竟无人居住,遑论生产建树。建安四年(199年)六月,割据淮南的袁术身死,孙策乘机进据庐江。此后,孙权逐渐占有江东,“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相当长时期内,只能对曹魏外示和好。魏、吴双方在江淮的占领区内,各自着手生产与战备双重任务。
建安中,曹操“恐江滨郡县为(孙)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大批淮南民众南徙,就曹魏而言,自是重大损失。为力挽狂澜,建安十九年(214年),任命庐江太守朱光屯皖(安庆北),“大开稻田”。孙吴大将吕蒙说:“皖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曹)操态见矣,宜早除之。”北军南屯及皖,兵威已及于长江北岸孙吴占领区。《太平寰宇记》卷125,记淮南道舒州怀宁县西二十里,有“吴塘陂,皖水所注,此塘即朱光所开”。稻田需要充沛水源,吴塘陂即前引《刘馥传》所云吴塘竭,是淮南重要水利工事之一。孙吴君臣严重关切北军在皖屯田的危害,孙权亲自领兵征皖,俘获敌将朱光。
孙吴力图据有淮南,青龙二年(234年),孙权自领兵十万至合肥,“三年春,权遣兵数干家佃于江北。至八月,(曹魏前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满)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诏美之”。农历八月,稻谷将熟,那是孙吴在江北推行军屯的成果。显而易见,出于战略需要,魏、吴双方都在淮南推行屯垦,藉以解决军粮供应。同时又都是千方百计毁坏对方的屯田。曹魏推行的两淮屯田,已在黄淮平原区叙及,此不复述。概括地说,在如此战火纷繁的年代,江淮间的田作都不甚兴旺。
司马氏取代曹魏后,江淮间成为晋、吴对峙局面。晋初,王浑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吴人大佃皖城(潜山),图为边害。浑遣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攻破之,并破诸别屯,焚其积谷百八十余万斛,稻苗四千顷,船六百余艘”。清楚地展示了孙吴在江北推行军屯的生动画面,既有先年收获的存粮,又有正在成长的稻苗。《世说新语》卷上之上《言语篇》记满奋对晋武帝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梁刘孝标注云:“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而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如前所述,东汉中期,牛耕已传入两淮,魏晋间的淮南水田大概是使用水牛耕作。
创始于先秦并在汉代重修的芍陂是淮南最有名的水利工程。自三国魏、吴开始,芍陂便长期成为南北争夺的焦点。
东晋晚年,执掌朝政的刘裕积极筹措北伐后秦,“先遣(毛)修之(修)复芍陂,起田数千顷”,集存粮食,供应军需。十多年后,刘宋元嘉中,刘义欣任豫州刺史镇寿阳,“义欣陈之曰:江淮左右,土瘠民疎,顷年以来,荐饥相袭,百城凋弊,于今为甚。……芍陂良田万
余顷,堤竭久坏,秋夏常苦旱,义欣遣谘议参军殷肃循行修理。有旧沟引淖水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肃伐木开榛,水得通注,旱患由是得除”。由此可知,晋、宋间的十几年内,至少两次修复芍陂,刘义欣主持的这次修治比较彻底,溉田万余顷,远比毛修之修治起田数千顷为多。
南北朝
南朝齐、梁时,北方拓跋魏的实力日益强大,不断派兵南下,南朝政府为了抗御,并充实粮储,对芍陂水利仍很注意。《南齐书》卷25,记建元二年(480年),齐高帝“敕(垣)崇祖曰:卿视吾是守江东而已耶?所少者食,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残丑。敕崇祖修治芍陂田”。但修治效果不明。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大军北伐,“是冬,始修芍陂”,由豫州刺史裴邃主持,同样不明其修治效果。邃侄裴之横“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遂致殷积”,表明官僚贵族们是在分割侵吞芍陂水利,以遂其私欲。
《水经注》卷32记“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北入芍陂”。注云:“东北迳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百二十许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陂水北迳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谨案郦道元撰《水经注》时,芍陂等淮南地尚非北朝所有。关于芍陂的正名、面积和陂门等等重要内容,必是采自南朝很确凿的资料。水流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陂周长一百二十多里,陂内设有五个水门。它很可能是在天然湖泊基础上将湖周筑堤而形成的大型陂塘。芍陂修建遂使寿春附近成为著名粮食产区。
南宋初,薛季宣《浪语集》卷24《与郑景望书》云:“古人多于川泽之地立塘以遏水溉田,……安丰有芍陂,即孙叔敖所作期思陂。汉王景、魏刘馥、邓艾、齐垣崇祖皆修复之。首受渒水,西度六安,北界驺虞石,东自濠州之南,横石水皆入焉,灌田万顷。”这位温州学者所提邓艾修芍陂事,正史未见有明确记述。但邓艾在曹魏正始时,兴办两淮屯田很有名。《晋书》卷26记艾在淮南屯田,“遂北临淮水,自钟离(凤阳)而南,横石(寿县西北)以西,尽沘水(淖水,今称沙河)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至京师(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两淮田兵五万,淮南占居三万,他们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寿春附近为种植业要区,是以稻作为重,他所修治诸陂自应包括芍陂在内。
芍陂经过魏、晋时一再整修,《晋书》卷92《伏滔传》记滔在东晋后期撰《正淮篇》,纵论寿阳地位的重要,“龙泉之陂(芍陂),良畴万顷”,突出显示芍陂在淮南农作中所占重要地位.《南齐书》卷14《州郡志》,记豫州治寿春,“有陂田之饶”,农田发展是与芍陂灌溉密切相关的。不过芍陂水利,只是淮南广大地区的某一局部而已。
曹魏两淮屯田取得了巨大成果,杜预在晋初疏称,“今者水灾东南特剧,非但五稼不收,居业并损,下田所在停污,高地皆多硗堉,此即百姓困穷,方在来年”.他没有具体指明“东南”是何处?疏文明确说,“东南以水田为业”。又说,“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 “今者宜大坏兖、豫州东界诸陂”。谨案《晋书》卷27记晋咸宁四年(278年)“七月,司、冀、兖、豫、荆、扬郡国二十大水,伤秋稼,坏屋室,有死者”。由此推知,杜预是在当年秋冬上疏,所称“东南”应是包括黄淮平原南侧诸低洼郡县和江淮平原的淮南不少地方。疏文强烈要求废陂排水,特别指明,“其诸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马肠陂之类皆决沥之”。他上疏时,孙吴尚未亡国,上距邓艾两淮屯田不过二三十年,竟出现了“陂竭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宜,放牧绝种,树木立枯”等等困弊。他建议决陂泄水,春种五谷,可部分解除民困。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包括淮南在内不少陂竭被决毁,水田改为陆田,从事旱作。
西晋八王之乱引致京城洛阳仓廪空虚,尚书仓部令史庐江(今霍丘西)人陈敏提出建议说:“南方米谷皆积数十年,时将欲腐败,而不漕运以济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朝廷以此任命他为合肥度支,迁广陵度支。自杜预疏罢东南诸陂,至此亦不过二十年,说南方米谷积数十年,显系夸大。合肥、广陵皆在淮南,当地颇有不少存粮,当是事实。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年)“五月,淮陵、临淮、淮南、安丰、庐江等五郡蝗虫食秋麦”,五郡地处淮南、江北间,反映江淮徐扬地区是广泛种麦。值得注意的是,淮南为东晋南朝侨置州郡的重点地区之一。如徐州、南兖州曾治广陵,刘宋且侨置徐州于钟离(凤阳)。《宋书》卷35《州郡志》云:“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故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宋世分扬州为南徐,徐州为南兖’扬州之江西悉属豫州。”由此不难明白,广陵地区的侨寓人数众多,北人习于面食,对淮南地区推广种麦自有帮助。曾经担任南兖州刺史、广陵相的谢玄便以广陵为基地筹组北府兵而驰名于世。
东晋穆帝时,华北后赵主石虎死,国内大乱。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受命督晋军北伐。永和五年(350年)出镇寿春,他以淮南太守陈逵等“开江西嘐田千余顷,以为军储”。开嘐田乃是垦殖淮南荒地。嘐:《说文》十三下《田部》:“嘐,烧穜也。《汉律》曰:昭田、茠草。”《玉篇》卷2:“疁,不耕烧种也。”可是,《颜氏家训》卷4《涉务》谈到农作:“耕种之,茠锄之,刈获之。”即是说,袜草,未必一定是烧种。唐人何超《晋书音义》卷下:“疁,《说文》,烧种也。案通沟溉田亦为疁。”他已是明显对传统解释提出了异议,对疁田别有新解。《通鉴》卷99称:“殷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桓温为此疏斥其罪,浩被贬,两年后(356年)亡故。故吏顾悦之为之讼冤,说浩“出镇寿阳,驱其豺狼,翦其荆棘,收罗向义,广开屯田,沐雨栉风,等勤台仆”。冤案沉清,追复殷浩本官。是知浩在寿阳“开疁田”,是进行屯田。拓荒除草,开渠灌溉,都使用铁农具;并不是几十年前应詹所说,“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的古老原始烧荒播种,而是在淮南发展水田农业的新措施。
东晋时寿阳所处重要地位,有如伏滔《正淮论》所言:“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日,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肥之固。”加以芍陂水利,因而很受各方面重视,所受战争损害亦大。《宋书》卷51,记宋文帝时,刘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于时土境荒毁,人民凋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也正在此时,沈亮奏称:“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寿春所在缘淮地域,并不像刘义欣所说那么“土瘠民疏,荐饥相袭”。芍陂西有穷陂。《水经注》卷30记淮水支流穷水(安风水)“流结为陂,谓之穷陂,塘堰虽沦,犹用不辍。陂水四分,农事用康”。地点就是在今霍邱县附近。至南北朝时,人们还在很好利用穷陂水流灌溉。在两淮,夏秋粮食作物已是盛行轮作。
不过,就总体而言,南朝时淮南诸地实多荒废。南齐初,左仆射王俭上奏:“江西连接汝、颍,土旷民希。匈奴越逸,唯以寿春为阻。”随后,南豫州别驾殷弥奏称:“颍川、汝阳,荒残来久,流民分散在谯、历二境,多蒙复除,获有郡名,租输益微。……庐江(舒城)属南豫,滨带长江,民黎租帛,从流送州,实为便利。郡领洒(霍山)、舒(舒城)及始新左县,村竹产,府州采伐,为益不少。”既是土旷民稀,租输自然大减。齐明帝时,尚书令徐孝嗣表请建立屯田,他说:“寻缘淮诸镇,皆取给京师,……聚粮待敌,每苦不周。……臣比访之故老及经彼宰守,淮南旧田,触处极目,陂遏不修,咸成茂草,平原陆地,弥望尤多,……欲使刺史二千石躬自履行,随地垦辟,精寻灌溉之源,善商肥确之异。……今水田虽晚,方事菽、麦;菽、麦二种,益是北土所宜,彼人便之,不减粳稻。开创之利,宜在及时。……田器、耕牛,台详所给。……”孝嗣建议所设屯田因故未能兑现。淮南农田荒废,陂塘失修,当地适宜水田和旱作,广泛实施牛耕等等,依然历历
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梁书》卷28记夏侯夔任豫州刺史,“豫州(寿春)积岁寇戎,人颇失业。夔乃帅军人于苍陵立堰,溉田干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以充储备,兼赡贫人,境内顾之”。他在州七年,威望布于远近。足见成事在人,注意水利,便可使稻产大为增加。
另外,上引南豫州别驾殷弥奏疏,说庐江郡始新左县竹产丰富。左郡、左县乃是南朝政府在蛮、俚人聚居地所用行政建制。淮南原是豫州蛮的重要居住地之一。《宋书》卷97《蛮传》称:蛮人“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分布地域很广。《南齐书》卷14记淮南设有南陈左郡、南陈左县、太湖左县、吕亭左县等等。蛮民通常“酋豪世袭”,多居深险。所在林木茂密,开发程度较低。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十月,“霍州西山蛮率部落内属”。陈宣帝太建十年(578年)十二月,“合州庐江蛮田伯兴出寇枞阳(安徽枞阳县),刺史鲁广达讨平之”,淮南蛮民的归顺或反叛,显示他们在政治上的活跃与生产上的不稳定。
东魏、北齐为了抗衡宇文周,大力开拓淮南.《通鉴》卷16l记太清二年(548年)八月,齐高澄派“辛术帅诸将略江淮之北,凡获二十三州”。明年岁末,“东魏尽有淮南之地”。高欢病故时,东魏河南大行台侯景反叛,被东魏击败于涡阳(蒙城)。齐天保元年(550年),侯景征江西租税,藉以投靠建康政府,北齐淮南经略使辛术率军渡淮邀击,烧其稻谷百万石”。侯景在很短期内,于淮南征收稻谷百万石以上,反映淮南的稻谷生产比汉代是有了重大进展。
淮水下游的淮南地区,六朝时也有不少农作。《太平寰宇记》卷124楚州淮阴县,“白水塘,在县南九十五里。故老云,邓艾子吴时(?)修此塘,置屯四十九所,灌田以充军储”。又记楚州宝应县西八十五里,有白水陂,“邓艾所立,与盱眙县破釜塘相连,开八水门,立屯溉田万二千顷。大业末,破釜塘坏,水北入淮,白水塘因亦涸竭,今时雨调适,犹得灌田”。关于淮阴与宝应的白水塘记事,虽很难肯定无误,但在淮水下游低洼地修建陂塘以利农作,必已有久远历史。
东晋元帝在建邺称帝,《晋书》卷26,记太兴元年(318年)诏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叹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其后频年麦虽有旱蝗,而为益犹多”。东晋徐、扬二州,虽包括长江以南的不少地方,但首要是江淮平原,官府大力提倡在这一地区推广种麦。其后,么宋书》卷5记文帝元嘉廿一年(444年)七月诏:“徐、豫土多稻田,而民间专务陆作。可符二镇,履行旧陂,相率修立,并课垦辟,使及来年。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蚕桑、麻伫,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
宋文帝时,徐州治彭城,包括了淮南钟离、马头(当涂)在内;豫州包括淮南历阳、庐江、晋熙等地。说诸地水田虽多,民间却惯于旱作,诏令修理旧有陂塘,努力垦耕,并依据土地所宜,分别栽桑树和麻纻,显示南朝政府是努力在淮南比较全面地发展种植业。
盱眙是东晋南朝在淮南的重要屯田区,淮阴是北兖州所治,《南齐书》卷14,记晋穆帝永和中(345—356年),北中郎将荀羡说:“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无他屯阻。”“阳平石鳖,田稻丰饶。”《晋书》卷75,记荀羡“北镇淮阴,屯田于(盱眙东)东阳之石鳖(宝应西)。可证在今盱眙至宝应一带,开拓农田水利,屯田种稻很有成就。
宋元嘉中,江夏王刘义恭为南兖州刺史镇盱眙,文帝以“兖土凋荒”,废南兖并入南徐州,拟“别置淮南都督住盱眙,开创屯田,应接远近”。设想并未兑现,亦可反映盱眙是当时生产要地。北魏太武帝率大军攻宋,缺乏后备资粮,沿途虏掠为生。“及过淮,食平越、石鳖二屯谷。……闻盱眙有积粟,欲以为归路之资”,但始终未被攻克。很可以反映宋朝盱眙地区生产发展,存粮不少。从睢陵(盱眙)人陈伯之年轻时偷刈邻里稻谷事,亦足以展示盱眙地区民间种稻相当广泛。
北齐占领淮南后,《隋书》卷24记乾明中(560年),“尚书左丞苏珍芝议修石鳖等屯,岁收数万石。自是淮南军防,粮廪充足”。说明北齐在石鳖屯田收获相当可观。南朝陈宣帝派吴明彻领大军攻齐,进驻寿阳,江淮间诸地几乎全部光复。《陈书》卷5记太建六年(574年)四月诏:“仍出阳平仓谷,拯其悬磬,并充粮种。劝课士女,随近耕种,石鳖等屯,适意修垦。”说明盱眙、石鳖等地,自晋、宋以至南朝末年,长期是历代重要屯作垦殖区。
长江以北广陵地区,《南齐书》卷14《州郡志》云:“南兖州镇广陵,汉故王国”,后因战争破坏衰颓。两晋之际,大批受苦难的流民来到广陵地区,难以为生,只好投靠权势,充当佃客,“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东晋政府为此正式规定给客制度,想把自发的投靠转为法定的佃客制,“而江北荒残,不可检实”。淮南佃客人数,朝廷仍未能有效控制。郡所属“海陵县(今泰州市)界,地名青蒲,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淮南太守毛璩率千人往讨,“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数万逃亡者在荒野菰封中隐慝生活,
渔猎而外,必有一些人在近处从事粗放耕种。《南齐书》卷28记刘善明在宋明帝时任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善明课民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可知在沿海地区种树,带来不小经济效益。刘宋南兖州刺史檀道济始以广陵为州治所。“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泰州市)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谨按海陵观涛,据汉人枚乘《七发》所述,早在西汉时,已是如此。可以概见当时江海的位置,也说明广陵诸地开发不畅。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南兖州刺史柳世隆奏称,尚书省规定土断和并省侨郡县条格,流寓者本无定居,“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今专罢侨邦,不省荒邑,杂居舛止,与先不异,……谓应同省”。可知淮南、江北诸地侨郡县和原有郡县大多荒闲,民户少,生产不旺。《太平寰宇记》卷123扬州江都县:“按阮升之《南兖州记》云:齐高宗建武五年(498年),遏艾陵湖水,立裘塘屯,移(故齐宁)县于万岁村,中兴元年(501年),废县。”遏湖立屯,是为了进行开拓,引湖水以溉屯田。其后果不明,大概没有多少成就。
青州原治黄淮平原,其地为北朝占领。《南齐书》卷6记建武二年(495年)三月,“停青州麦租”。所称青州,乃是在今江北六合。《州郡志》记“建元初,徙齐郡,治瓜步”。史称南齐初,拟置青州齐郡于建邺,“议者以江右土沃,流民所归,乃治瓜步,以(刘)怀慰为辅国将军,齐郡太守。……至郡,修治城郭,安集居民,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溉,不受礼谒,民有饷其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余,幸不烦此”。清楚显示江北地域在宋、齐之际已盛产麦、稻.此后且有新的发展。《陈书》卷9记南谯州秦郡(六合)人吴明彻出身官僚家庭,幼孤,“勤力耕种”。侯景叛乱,攻陷建邺时,民生困穷,“明彻有粟、麦三干余斛”,计口分予邻里贫者,这一旧官僚家中的存粮,曲折反映当地旱作农业兴旺。《太平广记》卷16《张老条》记梁天监中,扬州曹掾韦恕居六合县,招同县园叟张老为女壻。张老“负秽锼地,鬻蔬不辍”。受到指责后,张老使妻骑驴戴笠,和他一块走了。数年后,韦恕令其男往访,“遇一昆仑奴,驾黄牛耕田”。这一则出自唐人李复言所撰《续玄怪录》的传奇故事,反映南朝时江北地区以牛耕地,不能遽尔否定其为子虚乌有也。
另外,淮南、江北地势低洼,六朝时尚未很好开拓利用,不少人尚以渔猎为业。《太平寰宇记》卷124楚州盐城县,引阮升之《南兖州记》曰:“上有南兖州盐亭一百廿三所,县人以渔、盐为业,略不耕种。擅利巨海,能致饶沃。”此乃因地制宜,捕鱼、制盐,胜于田作。北齐占有淮南后,初许十年优复,齐武成帝时,征税烦杂,在扬州,“断渔猎,人家无以自资”,同样反映出淮南一些民众长期是以渔、猎为生。
总之,六朝时期兵乱频仍,江淮间农业生产大受影响。但和秦、汉时期相比,生产广度大为拓宽,芍陂、石鳖形成新的重要种植据点。淮南滨海一带,地势低洼,盐碱土重,居民长期以鱼盐为生,直至六朝末年,尚未能根本改观。
隋唐时期
隋唐全国大一统。隋开皇八年(588年)十月,于寿春置淮南行台,杨广任尚书令,筹组大军灭陈。陈亡以后,隋在江淮平原分置淮南、钟离、庐江、同安、历阳、江都六郡。隋末,全国出现近十年社会大动乱,江淮间同样破损严重。唐统一全国后,江淮平原属淮南道,统辖寿、濠、庐、和、滁、舒、楚、扬八州。唐末混乱,经历秦彦、毕师铎、孙儒、杨行密等人六七年交争,“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尽矣”。《通鉴》卷259,记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庐州合肥人扬行密任淮南节度,“招抚流散”,“保据江淮之间”,建立吴国。其后,养子徐知诰(李昪)夺权,建国南唐,最终亡于赵宋。
隋末,江淮地区受炀帝暴政摧残和多年社会动乱影响,户口大减。唐武德六年(623年)三月诏:“江淮之间,爰及岭外,涂路悬阻,土旷人稀,流寓者多,尤宜存恤。”按《隋书.地理志》记扬州上述六郡,大业时为二十五万六干四百六十九户,《旧唐书.地理志》记上述淮南八州,贞观中为五万七千三百五十户,只有隋代盛世户22%,确证江淮土旷人稀,相当严重。高宗时战败高丽,《新唐书》卷220记“总章二年(669年),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徙民自是为了补充江淮户口。
另一方面,唐初以来,江淮粮食已有不少北运。《册府元龟》卷498记武德二年(619年)“八月,扬州都督李靖运江淮之米以实洛阳”。《旧唐书》卷5记永隆二年(681年)八月,“河南、河北大水,许遭水处往江淮以南就食”。在江淮,粮食外运和吸引饥民就食,都需要以农产品丰富为前提。《唐会要》卷27,记长安四年(704年)洛阳都尉杨齐哲上书云:“神都(洛阳)帑藏储粟,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久流衍。”《文苑英华》卷605宋之问《为东都僧等请留驾表》称:“东都有河朔之饶,食江淮之利,九年之储已积,四方之赋攸均。”《通鉴》卷209记景龙三年(709年)关中饥,“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淮海、江淮所产粮食年复一年地运输给京师,自是所在生产有了重大发展的反映。
寿州东南的庐州,是隋代庐江郡所治,庐江县有曹魏时修建的七门堰.《隋书》卷64,记庐江境内有巢湖,水产甚丰。襄安人(巢县)陈棱“祖硕,以渔钓自给”。《云笈七签》卷112记元和时,巢县人“秦万家富,开米、面、采、帛之肆,常用长尺大斗以买,短尺小斗以卖”,反映当地粮食、桑蚕业都比较发展。贞元时,庐州(合肥)刺史罗垧面对“村略阔而土田塉,人产寒薄,井赋尤重”,“豪家广占田而不耕,人稀而病于吏众,艺桑鲜而布帛疏滥”。他提倡栽桑,减吏,“命有不耕之田,有能兴耒耜者听耕之。所耕之田,因为之主,垦田滋多,岁以大穰。在职七年,庐州生产面貌有较大改观,大受淮南节度使杜佑奖赏。《樊川文集》卷18《卢搏除废州刺史制》记唐宣宗言:“庐江五城,环地千里,口众赋重,岂可轻授。”可知直至唐末,庐州仍保持经济繁荣的基本格局。
长江北岸舒州,是隋代同安郡地。《太平寰宇记》卷125记舒州怀宁县,“吴陂堰在县西廿里。吕蒙凿石通水,注稻田三百顷。开皇十八年(598年),刺史梁慈更广沟渠,又加稻田百余顷。自贞元二年(786年),洪水涌溃,畴阜成洲,古之良田,半为沙卤”。据此可知,水堰始建于三国孙吴时,至隋唐时,续有进展,藉助水力发展稻田种植。中唐后因山洪冲击,沟渠水利破坏严重。唐代宗时,刺史独孤及发现舒州三万三千户,只有三千五百户交税,他改行新的口赋,使纳税面增加,负担相对合理,激励大众努力发展生产。不久,外地旱灾,舒州竟能吸引不少流民安居,很可反映当地生产较好。《新唐书.地理志》记舒州“地多猛虎、毒蛇”。宪宗时,县令大力焚毁草木,民免虎、蛇患苦。《册府元龟》卷147《恤下》记开元四年(716年)正月诏:“江淮南诸州大虫杀人,村野百姓颇废生业,……泗州涟水县令李全确……作法遮捕,扫除略尽。……宜令全确驰驿往淮南大虫为害州,指授其教,与州县长官同除其害。缘官路两边去道各十步,草木常令芟伐,使行人往来得以防备”。泗州位于淮北,唐代盛世,沿淮南北虎患严重。草木茂盛,淮南尤为突出,显示淮南荒地的开发尚是很不理想。
和州(和县)位于长江北岸,是春秋时楚地。北齐占领淮南后,始置和州。隋大业时,改称历阳郡。郡属乌江县有韦游沟,是玄宗开元中,县丞韦尹开凿。德宗贞元中,县令游重彦增修,溉田五百顷,是县级重要水利工程。《全唐诗》卷363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记他自长庆四年(824年)八月,由夔州至历阳。那里,“场黄堆晚稻,篱碧见冬菁,……湖鱼香胜肉,官酒重于饧”。晚秋稻谷黄熟,湖鱼肥大味鲜,自是鱼米之乡丰盛特色。《太平广记》卷339引《广异记》载历阳罗元则夺同县张明通十亩田,导致张明通失业,表明历阳土地兼并盛行,并非世外桃源。
江淮平原
直至五代时仍造福于民。之前,薛珏为楚州营田使,曾废罢田官几百人,去烦政简,贞元三年(787年)三月,敕令停罢楚州营田使”。《文苑英华》卷616刘禹锡《论楚州营田表》称:楚州屯田耗费大,收成少,“刈获所收,无裨于国用,种粮每缺,尝假于供司”;因此须做重大改革,“取其田畜,授彼黎蒸,仍俾薄租,诚为至当”。将耕地与牲口分给百姓,并按土地质量,酌情分等收税。谨案本文是刘禹锡代淮南节度使杜佑所作,佑在淮南工作十多年(791—803年),对楚州存在已久的屯田,应有相当了解。这一主张废弃楚州屯田的奏文,似乎未经朝廷核准。《金石续编》卷11《楚州使院石柱题名》刊列大和三年至会昌三年(829—843年)十五年内,有十一位营田判官题名,至少显示在唐文宗、武宗时,楚州营田是依旧存在。《文苑英华》卷812郑吉大中十四年(860年)四月作《楚州修城南门记》云:“楚最东为名郡,疆土绵远,带甲四千人,征赋二万计,屯田五千顷,凡兵、赋、食三者相通也。”可证唐宣宗时,楚州仍有屯田。唐僖宗时,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13记“山阳(淮安)沃壤,淮畔奥区,地占三巡,田逾万顷”,以李昭望充补楚州营田。是知唐末楚州营田尚有万顷田地,若按盛唐制度,隶州镇诸军屯田,每五十顷为一屯计算,实有一二百屯,未可小视。楚州屯营田的收入不是很多,在低洼盐碱地由官府集中经营农作,乃是改造碱地为稻田的良好实验。
“淮海唯扬”,扬州广陵郡是大都督府。贞观中,李袭誉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引雷陂水,又筑句城塘,溉田八百余顷,百姓获其利”。雷陂或称雷塘,唐初已发挥其积极效益。德宗贞元中,淮南节度使杜佑“决雷陂以广灌溉,斥海濒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据权德舆说:“濒海弃地,茭刍填淤。”这些淤泥堆积、茭刍丛生的废地,通过开凿新渠水流的灌洗,使沿海盐卤地逐渐改变成良田,“多黍、多稌,……连营三十二,积谷五十万”。杜佑在扬州开设营垒三十所,上述存粮,理应是屯田收入。
唐亡以后,在江淮立国的南唐政府仍注意在淮南推行屯田。陆游《南唐书》卷2记元宗保大十一年(953年),“筑白水塘,以溉屯田”。敕令“州县陂塘堙废者皆修复之。于是,力役暴兴,楚州、常州尤甚”。楚州白水塘,前已介绍,相传为曹魏邓艾创修,至是可谓历史久远。《通鉴》卷291,记南唐“楚州刺史田敬洙,请修白水塘,溉田以实边, (同平章事)冯延已以为便。(尚书员外郎)李德明因请大辟旷土为屯田,修复所在渠塘堙废者。吏因缘侵扰,大兴力役,夺民田甚众,民愁怨无诉”。南唐推广屯田是以淮南为重点,以徐锴为屯田郎中原,高邮人乔匡舜、袁州人刘彦贞、庐陵人陈乔等人分任屯田员外郎,但屯田的实效甚微。那时,中原的后周大军正在日益南逼,陆游《南唐书》卷2记保大十四年(956年),“诏省淮南屯田之害民者”。由于屯田经营不善,严重害民。周军南下时,唐民争相以牛酒迎接慰劳。可是,周军将帅竟以征服者自居,胡作非为,大失民心。屯田劳动者“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屡败周军。马令《南唐书》卷4记保大十四年(956年)三月,“诸郡屯田,相率起义,……处处保聚,号曰甲军,周师苦之”。南唐在淮南屯田,生产上的建树甚少,劳动者为保护自己切身利益,为此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江都有爱敬陂,别称陈登塘,是汉魏之际广陵郡守陈登所开。唐贞元四年(788年),淮南节度使杜亚在江都西引陂水通漕,《新唐书》卷53记修陈登塘通漕事甚详。同时,陂水还“溉夹陂田”。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云:“其夹堤之田,旱叹得其溉,霖潦得其归,化硗薄为膏腴者不知几千万亩。”贞元四年(788年),疏浚填淤的官河以利通航,同时也给夹堤的众多农田灌溉带来良好效益。
元和中,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在高邮县,“筑堤为塘,溉田数干顷”,宪宗大为嘉奖。元和六年(811年)拜相敕称:“淮海大都,……岁属艰食,人多愁声”;吉甫“矗以长塘,潴其天泽,变舄卤为稻粱之壤,致蒸黎有衣食之源”。水利给当地农作丰收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江淮地区早在春秋时,已有桑蚕。《史记》卷31记吴楚二国边民曾在淮南因“争桑”导致战争,争桑当与养蚕攸关。汉代有了桑蚕记录。南朝时,寿春等地所产丝绵绢布已有名。《唐六典》卷3记淮南道赋物,也包括丝、麻二大类。在贡物中,扬州细纻’庐州交梭、熟丝布,楚州孔雀布,和州纻綀,滁州麻、赀布,舒州白纻布,寿州葛布,也是绢、布(纻、葛)二大类。盛唐时的绢布质量评估,《唐六典》卷20记舒州火麻,庐、和赀布,均名列全国第二等,扬州伫,楚、庐、寿州火麻,楚、滁州赀,并居全国第三等,庐州纻为第四等,寿州绢居全国第五等。由此约略概见,江淮平原所产桑蚕、麻布在全国所处地位已是相当重要。
江淮地区是唐代著名的产茶区。《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记“茶自江淮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唐国史补》卷下,“寿州霍山之黄芽”是名茶。《太平广记》卷24《刘清真》记天宝中,刘清真与其徒二十余人在寿州作茶出卖。《旧唐书》卷139记苏州嘉兴人陆贽自关中归乡,路经淮南,寿州刺史张镒以新茶相赠。《新唐书》卷214记元和时,彰义(蔡州)节度使吴少阳“时时掠寿州茶山,劫商贾”。《文苑英华》卷916记大中时,“寿阳岁数饥,有盗贼,……货茶盗,斗变难制”。《全唐诗》卷480,记春二月,李绅至寿州,吏人告知,“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每岁采茶及樵苏,常遭啖食,人不堪命”。由此看来,淮南产茶以寿州霍山为重点,每年吸引不少茶商,自此源源输出大批茶叶。
相关合集
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共12个词条1375阅读
江汉平原
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洞庭湖平原
湖南省东北部的平原
鄱阳湖平原
南昌盆地的重要部分
查看更多
中国五大商品棉基地
共5个词条1118阅读
江淮平原
主要由长江、淮河冲积成的平原
江汉平原
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南疆
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