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呈紫色的菌种)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革兰阳性菌
革兰氏染色结果呈紫色的菌种
染色反应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结构特点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约20~80nm。肽聚糖含量丰富,有15~50层,每层厚度1nm,约占细胞干重的50~80%。此外,尚有大量特殊组份磷壁酸(teichoic acid)。磷壁酸是由核糖醇(ribitol)或甘油(glycerol)残基经由磷酸二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物。磷壁酸分壁磷壁酸(wall teichoic acid)和膜磷壁酸(membrane teichoic acid)两种,前者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连结,膜磷壁酸又称脂磷壁酸(lipteichoic acid)和细胞膜连结,另一端均游离于细胞壁外。磷壁酸抗原性很强,是革兰氏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在调节离子通过粘肽层中起作用;也可能与某些酶的活性有关;某些细菌的磷壁酸,能粘附在人类细胞表面,其作用类似菌毛,可能与致病性有关。此外,某些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表面还有一些特殊的表面蛋白,如a蛋白等,都与致病有关。
常见性菌
葡萄球菌
1、简介
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水、土壤及物体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乳腺中也有分布。根据其生理特性和化学组成将葡萄球菌属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腐生葡萄球菌。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介绍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特性。
2、形态与结构
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直径为05~1.5pm,因常排列呈葡萄串状而得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葡萄串状排列,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常排列成双球或短链状,易被误认为链球菌。本菌无鞭毛,不产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
3、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本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若加入血液或葡萄糖,生长更为旺盛;在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菌落。菌落颜色依菌株而异,初呈灰白色,继而为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多数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溶血素,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明显的溶血环,非致病性葡萄球菌则无溶血现象多数菌株能分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能分解甘露醇产酸。葡萄球菌均可产生触酶,金黄色葡萄球蔺还能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据此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葡萄球菌相区别。
4、抗原结构与分类
葡萄球菌抗原构造复杂,含有多糖及蛋白质两类抗原。蛋白质抗原主要为A蛋白(SPA),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有的种特异的表面抗原,为单链多肽,与肽聚糖共价结合。SPA能与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血清IgG分子Fc段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SPA的这一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诊断技术。多糖类抗原可用于葡萄球菌的定型。
链球菌
1、简介
2、形态与结构
链球菌呈球形或卵形,直径为0.6~1.0m,常呈链状排列,链的长短与菌种和生长环境有关,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液体培养易形成长链,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大多数链球菌在幼龄培养物中可见到荚膜,继续培养则荚膜消失。无芽胞和鞭毛。革兰染色阳性。
3、培养特性
相关视频
全部
1272次播放00:55
如何快速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氢氧化钾溶液拉丝实验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