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脑卒中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诱发病因
1.血管性危险因素
脑卒中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清晨血压异常升高。研究发现清晨高血压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发生的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增加44%。
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胶原性疾病、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或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和扁桃体炎伴发的颈动脉血栓,以及先天颈动脉扭曲等,均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或因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卒中。颈椎病骨质增生或颅底陷入压迫椎动脉,也可造成椎动脉缺血。
2.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
研究发现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心脏病,与欧美人群相反。
3.不良生活方式
症状表现
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小时,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与TIA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
3.完全性卒中(CS)
症状较TIA和RIND严重,不断恶化,常有意识障碍。脑部出现明显的梗死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完全性卒中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
4.脑卒中预兆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 脑卒中常见症状和体征有:
- 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位。
- 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有引起脑疝的危险。
- 颈内动脉受累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 大脑后动脉受累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 椎基底动脉受累,出现眼球运动麻痹、瞳孔异常、四肢瘫痪、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检查方式
1.一般检查
通过测量人体身高、体重及血压,科学判断体重是否标准、血压是否正常。
2.内科检查
通过视、触、叩、听,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的基本状况,发现常见疾病的相关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3.脑血管造影
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颈动脉起始段狭窄时,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
4.头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
(HRMRI)可以显示颈动脉全程,HRMRI对粥样斑块病理成分的分析更有助。
5.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
诊断方法
1.诊断技术
包括神经学检查,电脑断层扫描(多数情况下没有对比增强)或核磁共振,多普勒超声和造影,主要靠临床症状,辅以成像技术。成像技术也可帮助确定卒中的亚型和原因。此外血液测试也可以帮助诊断。
2.症状判别
脑卒中的典型症状仅为头痛、呕吐,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
F即face(脸),要求患者笑一下,看看患者嘴歪不歪,脑卒中患者的脸部会出现不对称,患者也无法正常露出微笑;
A即arm(胳膊),要求患者举起双手,看患者是否有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即speech(言语),请患者重复说一句话,看是否言语表达困难或者口齿不清;
T即Time(时间),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 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
- 急性起病。
- 神经功能缺损: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眩晕伴呕吐;病理征阳性。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请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式
-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外科手术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70%),狭窄部位在下颌骨角以下,手术可及者。颈内动脉完全性闭塞24小时以内亦可考虑手术,闭塞超过24~48小时,已发生脑软化者,不宜手术。
(2)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对预防TIA发作效果较好。可选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枕动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术等。
症状危害
- 本病容易复发,可遗留肢体瘫痪、言语不利等后遗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预后问题
- 受多种因素影响,最重要为病变性质、病因、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等。大多数急性期生存患者仍能生活自理,约15%的患者需要照看。10年生存率约为35%。
预防措施
对脑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即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脑卒中。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三级预防即对已患脑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防治。
控制血压对脑卒中预防的效果显著。对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 对脑卒中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
- 针对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
- 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脑卒中。
二级预防
- 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
三级预防
- 对已患脑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脑卒中
研究成果
2022年7月6日消息,中国脑血管病研究实现“从0到1”的跨越,中国研究团队完成的“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被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脑血管病权威指南作为最高级别证据推荐。
参考资料
[1]
脑卒中-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检查,预防,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事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40848[引用日期2021-11-24]
[2]
我国脑血管病研究实现“从0到1”的跨越 ·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22-07-06]
相关视频
全部
2556次播放01:46
医生:脑卒中有“四高”特点,其中八成为脑梗死!
1471次播放01:11
脑梗塞和脑卒中的区别是什么?医生:脑卒中主要有2类
476次播放01:13
“潜在杀手”脑卒中,患病危险因素2大类,医生详细科普,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