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糖(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还原性糖 |
外文名 | Reducing sugar |
拼音 | huanyuanxingtang |
类型 | 含醛基或酮基单糖、含醛基二糖 |
简介 |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包括 |
包括 |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
概念 | 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
收起
简介
鉴定方法斐林试剂法
实验原理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其他说明
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等都是检验还原性糖的试剂,二者的使用方法及原理、成分有区别。下面就从这几种试剂的使用原理、成分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1.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组成,但二者有如下三点不同:
(1)溶液浓度不同
斐林试剂中溶液为斐林试剂甲(NaOH溶液)其浓度为0.1g/ml,斐林试剂乙(CuSO4溶液)其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A(NaOH溶液)的浓度为0.1g/ml,双缩脲试剂B(CuSO4溶液)的浓度为0.01g/ml。
(2)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3)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产生,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数量有限,与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当然,无论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与醛基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沉淀,两者反应现象一样,这就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4)备注:
如果溶液中还原糖含量较低,产生的氧化亚铜便会较少,试验后只会有绿色、混浊的黄色或橙色等。
在酸性环境中,Cu2会变得较为稳定,不容易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进行试验。
醇和醛在这测试亦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物,因为两者都具有在这试验中产生作用的官能团。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还原性糖 · 天星教育网[引用日期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