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流通状态)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4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流通状态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伦敦金融城叶雅伦表示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导向和政策可预测性。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进步。人民币当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伦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币能够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伦敦金融城也将发挥自身的努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将在推动中国碳金融发展、协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多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人民币国际化 |
外文名 |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
类型 | 货币 |
衡量标准 | 自由流通,市场定价 |
说明 | 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引起货币战争 |
涵义 | 人民币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货币 |
收起
发展情况
含义介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与美元及欧元并驾齐驱的地位。一是人民币应该可以在境内和境外自由兑换成外币,可以在境外银行中开设人民币账户,在境外使用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小规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币现金;二是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而且不仅可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以在不涉及中国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买卖双方都同意使用的计价货币;三是在国际贸易结算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甚至在一些未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贸易中,也可以经买卖双方同意后采用人民币支付;四是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投资和融资的货币,这不仅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并购等活动,还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虚拟经济领域的各种金融资产及其衍生产品,例如股票、债券、票据、保单、保函、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五是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可以作为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而且应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大事件
2007年6月
2008年7月10日
2008年12月4日
2008年12月25日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
2009年3月23日
2009年4月2日
2009年7月
2010年6月
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2011年8月
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年11月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新闻发布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014年6月
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频频布局
6月18日,建行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19日中行担任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行;
2014年7月
2016年3月29日
亚洲首个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联合成立,旨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通过公共界面向社会公众分享科研内容,设立财经数据库,为国内外的从业者提供培训。
流通现状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流通状态]
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中国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者到这些国家观光旅游,因而在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购物店越来越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在韩国比较知名的购物商场、酒店、宾馆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币与本地货币、本地货币与美元的比价。
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办理人民币与韩币、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业务,也可以随时用人民币兑换欧元、日元、英镑等所有的硬通货。尤其在2004年12月29日,中国银联宣布,从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开通“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的受理业务。使持卡人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也可以在这些国家的取款机上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从2005年12月开始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这一切,都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流通状态]
人民币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人员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中国人民币供给量(M2)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著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处于渐进发展的阶段。
所需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
(2)具有健全的以保护产权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这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程序;
在创造这些基本条件的同时,渐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仍可择机推进:
(1)通过海外销售渠道的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强海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同时辅以人民币贸易融资以推进出口产品的人民币计价与结算;
趋势分析
小美元
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老挝东北三省人民币完全可以替代本币在境内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而在中缅边贸及旅游活动中,缅甸禅邦重镇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币多达10多亿元。
人民币在越南流通范围也非常广,已经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国家银行已经开展了人民币存储业务。在西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地区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萨克斯坦,大约有十多亿元人民币。在中亚其他国家流通的人民币总共也有十多亿元。
在东北地区,人民币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罗斯和朝鲜以及蒙古国。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蒙古国的各个银行都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1/3强。
人民币国际化
市场选择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是中国经济成长到新阶段的表现。同时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人民币国际化趋势首先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
具体来说,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的:较大的经济规模和持续的增长趋势是建立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的经济基础;经济开放度较高、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能够获得交易者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国际交易者对该种货币的信心和需求,决定了该种货币必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促使该货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按照这些条件分析目前正在出现的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是市场选择的结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维护人民币不贬值的国际信誉,人民银行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与美元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关系,使得人民币迅速得到周边地区的认同,形成区域内的“良币”形象。同时,经济高速稳定增长支撑下的人民币强势表现,增强了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信誉,也赢得了区域内市场的信赖和需要。
从中国来看,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交易参与者和普通公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普遍接受性也会大大提高,人民币将必然会成为国际通货。
从亚洲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一个市场中,一种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将大大减少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交易成本,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提高交易的规模、效率和国家福利。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扩大亚洲市场的规模,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必然结果,亚洲出现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象也将成为可能。
必然因素
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
政治格局
中国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十分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这种较强的政治地位可用以加强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人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经济实力
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美元、欧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挥世界货币作用,其发行国经济实力雄厚是最基本的原因。中国的经济基础虽然原来比较薄弱,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平均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1.5倍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位居世界经济大国的第六位;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也列世界第三位。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在亚洲的比重由1990年的18%上升到65.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额达8188.72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不断提高,从35%提高到40%以上。这种在世界各国中最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了保证,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流通状态]
完善的外汇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
(1)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流入。
(2)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法律环境需要。
(3)建立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硬件环境已经具备,主要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金融技术手段。
(4)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差条件与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营业时间上能够相互衔接,具备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优越的地理条件。
因此,只要我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就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工具,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具现实意义。
当前背景
地位提高
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
币值稳定
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国一直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近几年治理通货膨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成效显著。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则保持了汇价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为人民币奠定了牢固、可靠的信用基础。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自由贸易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人民币境外流通提供了广阔空间。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到1.23万亿美元的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贸易投资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民币的境外需求。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一些与中国贸易、投资往来频繁、数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比如在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贸易中,人民币事实上已经成为结算货币之一。
利弊分析
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
获利
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报告指出其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中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本国发行纸币,取之于本国用之于本国。而发行世界货币则相当于从别国征收铸币税,这种收益基本是无成本的。
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使用外汇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获弊
报告也同时指出了其产生的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
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比如,当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提高利率时,国际上流通的人民币则会择机而入,增加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同时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可能会加大一些非法活动如走私、赌博、贩毒的出现。伴随这些非法活动出现的不正常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一方面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反假币、反洗钱工作的困难。
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综合考量
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实现途径
此外,还特别需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为此有必要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补贴针对外贸企业的人民币汇率调期服务(Swap contracts),即以比较低的价格提供未来人民币收入按事先约定的汇率兑换为外币的服务,其目的就是推动有关企业以人民币结算。
主要障碍
中国人民银行
而且,纵观全球主要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的实践,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要求该货币发行国应具备以下条件: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的经济实力,政治上高度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尚存在诸多不足。
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货币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大规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础并不稳固。
以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为例。中国之所以采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渐进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创造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简言之就是,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机制、健康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的国际环境。
显而易见,当前中国尚未完全具备上述条件。中国宏观经济存在着众多的矛盾,还很不稳定,微观机制有待健全,金融体系较为脆弱,金融监管也比较薄弱,国际环境较为严峻。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提条件的成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渐进模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关建议
政策制度
国际步骤
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
根据中国经济的特点,我们认为,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双轨制、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双轨制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要实行定向的、有步骤的、渐进式的、与中国金融改革同步的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进程,这包括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计划(QFII)、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计划(QDII)和各种有步骤的资金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措施。另外,可以考虑邀请海外高质量的企业如苹果、IBM、英特尔到A股市场发行人民币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进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此外,还特别需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为此有必要考虑对外贸企业的人民币汇率调期服务,即以较低的价格提供未来人民币收入按事先约定的汇率兑换为外币的服务,其目的就是推动有关企业以人民币结算。
双轨制的第二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选择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香港作为成熟的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是市场化的;其次,香港作为相对独立的金融中心,完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交易水平。这种逐步扩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对于在条件成熟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为此,可以考虑在香港建立与当地资本市场规模相匹配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但是,这一市场的规模应该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规定参与交易者必须是人民币证券市场的交易者,而参与交易的额度受其证券市场的交易额度的限制,其目的是使这一市场不会对人民币政策造成重大冲击。-
对策选择
第一,积极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经济必须持续稳定增长并在亚洲地区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政府间的交流,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而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担心和疑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统计监测,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出入境限制。建议在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的边境毗邻地区,逐步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使其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推进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区域性国际储备资产。在一些边境地区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政策性限制,有利于双边经济、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出口收汇、出口核销真实性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地摊银行和地下钱庄"行为的遏制,进一步规范边境贸易结算,从而切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第三,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建议选择对人民币认同感较高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如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实行人民币特殊管理政策,两地居民、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可通过银行途径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或毗邻国家货币。与此同时,对人民币兑换、跨境流动、汇率变动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以便及时、准确掌握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状况。通过试验区的运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
第四,国家对人民币境外流通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一是在对外经济往来中主动使用人民币。在条件成熟时,中国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对外贸易和其他经济往来中可主动使用人民币。在发展初期可以考虑对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外商,在价格等方面酌情给予优惠。二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将那些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积极作用、对消极影响可控的资本项目挑选出来,先行试点,逐步扩大,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五,要进一步解决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问题。如果人民币没有畅通渠道回流到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难以将人民币作为区域储备货币。除了继续允许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允许我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在一般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另外,可以考虑允许周边国家用人民币购买我国政府债券或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这意味著我国不仅把人民币的使用从边境贸易推广到一般贸易和政府债券的交易,而且还可以改进境外居民只能用外汇才能对我国进行投资的政策。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人民币终究要走向可兑换,还将走向国际化,这必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人民币必将实现国际化。
试点启动
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日前正式对外公布。此举标志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城市率先进行试点工作,境外试点地域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中国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制度障碍,适当提供便利,严格贸易真实性审核,实行总量控制,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办法》授权央行,可根据宏观调控、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需要,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行总量调控。据知情人士透露,与《办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将于2009年7月2日公布。
《办法》规定,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支持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被确定为试点地区的上海市、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的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适用《办法》的规定。
试点企业在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时,可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此外,为满足实际要求,试点企业还可以将出口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
试点企业先由试点地区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当地有关部门推荐,然后由央行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最终确定试点企业名单。《办法》要求,在推荐试点企业时,要核实试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真实身份,确保试点企业登记注册实名制,并遵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各项规定。境内结算银行可以在境外企业人民币资金短缺时按照有关规定逐步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尤其是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成本压力。而使用人民币结算,无疑将规避汇率风险,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办法》规定,人民币跨境清算可自由选择两条路径。可通过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也可通过境内商业银行代理境外商业银行进行人民币资金的跨境结算和清算。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澳门)有限公司分别为港、澳地区人民币清算行。
按照规定,境内代理银行可以依境外参加银行的要求在限额内购售人民币;境内代理银行还可以为在其开有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的境外参加银行提供人民币账户融资,用于满足账户头寸临时性需求;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可按央行有关规定从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兑换人民币和拆借资金,具体的额度、期限等,由央行确定。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将扩大清算行的清算业务范围。清算行可以向经国务院批准纳入试点范围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如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清算服务。
最新情况
峰会议题
虽然本届峰会主题为“跨越危机,携手成长”,但峰会的四大议题充满着分歧,其中以“汇率协调”这一议题备受关注。
2010年11月10日出炉的G20公报草案暴露了各国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歧。这份草案显示,G20将提倡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力量决定汇率水平。但各国官员们对于如何讨论汇率干预问题尚未作出决定。这一草案倡议G20禁止“竞争性汇率贬值”,但也包含明显针对中国的条款——禁止“竞争性汇率低估”。
美国众怒
美联储“开闸放水”触犯了众怒,首尔峰会前夕,G20多国领导人纷纷指责美元政策不负责任。
在首尔峰会上,各国很可能进一步“拷问”美国汇率政策。欧盟执委会主席巴罗索11日就表示,G20领导人有必要在峰会上询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美联储为何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举措。
刘胜军认为,佐利克在首尔峰会前高调撰文,实际上是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再次表达失望,这只是向美国汇率政策施压的一种姿态。对于各国而言,正确的博弈策略或在于进一步加速外储多元化,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性。
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则表示:“从美联储作出的决定中,我看到了更多风险和全球经济滑出正轨的更大可能性。”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表示,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并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
巴西总统卢拉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元贬值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卢拉还透露,他在前往首尔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将做好“战斗”准备。
孙立坚认为首尔峰会应该聚焦于美国这样的“货币锚”国家的道德风险行为——利用自己的货币霸权优势来过度的维护自己本国利益和伤害他人。
防火墙
首尔峰会联合声明草案所涉及到汇率协调的部分,可以被视作是10月底G20财长峰会达成的“庆州协议”的升级版本。由于缺乏全球汇率协调的具体措施,联合声明中禁止“竞争性汇率贬值”的口号的实际约束力也很难界定。
就在G20首尔峰会开幕前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将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至17.5%。这是中国在2010年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吸收流动性泛滥,野村证券认为这能够减少约3500亿元人民币的系统流动性。
华民认为,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再次面临美国“金融核霸权”的威胁,必须谨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必须采取措施将来自欧美等国的流动性泛滥阻击在国门之外。中国仍在汇率和利率政策两方面都要“严防死守”,不能因为外界的政治压力而轻易松动。
中方担忧
11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1个小时的会晤。这是奥巴马上任21个月以来七次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会晤中,胡锦涛对奥巴马就汇率问题进行了交流。胡锦涛表示:中方2010年6月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定是在经济、就业面临十分复杂形势的背景下作出的,很不容易。中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但改革需要良好外部环境,只能是渐进式推进。
胡锦涛还向奥巴马表达了对弱势美元政策的担忧:中方对美国当前的量化宽松政策表示关注,美方有关政策应该顾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希望美方尽快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方面采取具体行动,给予中国赴美投资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同中方一道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作为历次“胡奥会”的直接见证者之一,美国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透露,在作为此次“胡奥会”主要议题的经济和贸易问题上,中美将讨论如何合作来确保在平衡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此外中美领导人还将就安全和政治问题展开讨论。
由于奥巴马所在的美国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之后失去了国会众议院多数席位,这将直接阻碍奥巴马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赵可金分析奥巴马在此次会晤胡锦涛主席之时,必然会聚焦于中国市场开放问题,以增加美国对华出口,提振美国经济。作为交换,奥巴马政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
此次“胡奥会”上,中美领导人也对2012年1月份胡锦涛主席访美的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奥巴马表示,2012年胡锦涛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确保这次访问成功是美中关系和美国外交的头等大事。
国际化
“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绝对不是一个风风光光、风景无限的进程,中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各种各样的危险。”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9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上指出。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充满挑战的进程,千万不能过分低估它的复杂性。
人民币中间价一直保持着升值势头,但在本月初出现了微幅贬值。在离岸远期市场,美元兑人民币N D F(无本金交割远期)已与国内中间价倒挂近一个半月,种种迹象表明,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现象已减缓,这也引发了关于人民币贬值预期的说法。
对此,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表示,市场波动是正常的,人民币汇率有波动是市场规律,没有一个货币是永远上升的。但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乃至成为储备货币,沈联涛此前就提醒过不可操之过急,他认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不但并非荣耀和特权,更是一种“诅咒”。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官马克·让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也对此表示警示,“应区分国际货币和储备货币之间的区别,人民币是否应成为一种储备货币投入信托网还需谨慎,这是一种权力,但也是一种压力和负担,美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还提到,除了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增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比如增加中国在IM F中的股份等。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指出,国际上对人民币需求很大,但这种需求是因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需求,还是真实的对中国宏观政策长期稳定的信心的需求,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她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非常复杂,对国内经济政策和基础,包括整个一套价格体系形成都有非常大的要求。因为最终,所谓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或者是人民币国际化,都是要为实体经济和利得财富服务,促进资本最有效的配置在实体经济上。“如果国内很多要素的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能源、土地等,有很大扭曲或是不确定性,加之资本大幅流入、流出,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需要迫切推行的是国内一系列改革。”汪涛指出。
与会专家也强调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应“为国际化而国际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说,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个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政府在推动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李稻葵也说,人民币国际化不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实际上,它是伴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副产品,人民币在被纳入SD R一篮子货币(特别提款权)的进程上,不应该硬性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
原因
1,国际因素,随着西方经济问题不断的情况下,中国表现相对强劲稳定,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世界最有活力的贸易区域的支点,许多经济观察人士预测中国将恢复其在货币上的突出地位,具体地说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资料
[1]
IMF宣布人民币加入SDR 境外购物或可用人民币 · 央文网[引用日期2015-12-01]
[2]
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加快布局 国际化进程任重道远 · 搜狐[引用日期2014-07-06]
[3]
亚洲首个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中心成立 ·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6-03-29]
[4]
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操之过急[引用日期2019-07-25]
[5]
以色列外汇储备首次纳入人民币 美元和欧元占比下降 · 财联社[引用日期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