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性(获得电子倾向的元素化学术语)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2
非金属性
获得电子倾向的元素化学术语
元素的非金属性实际按照其电负性的强弱。对于元素来说,元素的电负性常数越大,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但电负性标度不只一个,不同元素在不同标度中的电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且相同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电负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F>O>N>Cl>Br>S,I>C>Se>At>H>P>As>Te>B>Si
元素单质的氧化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有一定关系但无必然联系。
元素单质在25℃,pH=14水溶液中的氧化性强弱为:
元素单质在25℃,pH=0水溶液中的氧化性强弱为:
F2>O3>Cl2>O2>Br2>I2>N2>At>S8>C>P>B>Si>Se>As>Te>H2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非金属性 |
外文名 | non metallic character |
定义 | 表示获得电子的倾向 |
类型 | 化学 |
应用学科 | 化学 |
判断方法 | 详见正文 |
收起
周期表性质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加,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大。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Na<MgS>P>Si。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例如: 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HRb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以作出简明的结论: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向下方,元素金属性越强,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Cs;越向右、向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例如:金属性K>Na>Mg,非金属性O>S>P。
判断方法
其他常见
(注意,这些规则有些比较片面,实际上存在反例,并非可靠判据):
1、由元素 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反例:氮原子氧化性弱于氯原子)
3、由对应 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甲烷比氨稳定)
4、由 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