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VLoG
次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19
有氧呼吸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有氧呼吸 |
外文名 | Aerobic respiration |
条件 |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 |
产物 | 二氧化碳、水、能量 |
载体 | 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收起
阶段
此处以最常见最广泛的葡萄糖分解为例。
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过程示意
反应式:CHO酶→2CHO(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4[H]为4NADH)。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酶→12HO+大量能量(34ATP) (24[H]为10*2NADH和2*FADH2)。
1NADH生成2.5ATP(旧为3ATP),1FADH2生成1.5ATP(旧为2ATP)。
有氧呼吸图解
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主要在细胞基质内。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分子参加,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分子参加。
有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多,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
总反应式
CHO+6HO+6O→6CO+12HO+大量能量(最多38个ATP,一般是29-30个ATP)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分解以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1709kJ以热能形式散失。利用率为40.45%
方程式
•第一阶段:糖酵解(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①:1 葡萄糖+2ADP+2Pi +2[NAD] → 2丙酮酸+2[NADH+H+]+2ATP
②:2丙酮酸+2[NAD]+2辅酶A → 2乙酰CoA+2[NADH+H+]+2CO
④:28ADP+28Pi+10[NADH+H+]+2FADH2+6O2 → 28ATP+12H2O+10[NAD]+2[FAD]
细胞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示意图
1.以上过程的方程式系数均以1分子的葡萄糖为原料。
2.关于ATP的生成数量。
1NADH → 2.5 ATP(旧数据是3ATP);
1FADH2 → 1.5ATP(旧数据是2ATP)。
糖酵解、乙酰CoA的形成和柠檬酸循环共产生2个FADH2 和10个NADH,所以换算为28个ATP。
总ATP为:28+4=32。
由于糖酵解发生于线粒体外,NADH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才能被氧化。有的细胞要利用相当于2个ATP的能量把NADH运入线粒体内,这样,所产生的ATP总数就是30而不是32了。但是许多细胞利用的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办法将NADH运入线粒体内,所以产生的ATP总数仍然为32。所以一分子葡萄糖产生的ATP总数一般为30-32。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mol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2870KJ,
其中1161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
合成38molATP(最多38molATP,一般是29mol-30molATP),能量的转移率是40%
内容
产生二氧化碳
生物体主要通过脱羧反应产生CO,即代谢物先转变成含有羧基(-COOH)的羧酸,然后在专一的脱羧酶催化下,从羧基中脱去CO。细胞中的氧化反应可以“脱氢”、“加氧”或“失电子”等多种方式进行,而以脱氢方式最为普遍,也最重要。
在细胞呼吸的第1阶段中包括一些脱羧和氧化反应,但在三羧酸循环中更为集中。三羧酸循环是在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环状反应序列。循环由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反应中间物质都是含有3个羧基的三羧酸或含有2个羧基的二羧酸,故称三羧酸循环。因柠檬酸是环上物质,又称柠檬酸循环。也可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克雷布斯循环。在循环开始时,一个乙酰基以乙酰-CoA的形式,与一分子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缩合成六碳三羧基化合物柠檬酸。柠檬酸然后转变成另一个六碳三羧酸异柠檬酸。异柠檬酸脱氢并失去CO,生成五碳二羧酸α-酮戊二酸。后者再脱去1个CO,产生四碳二羧酸琥珀酸。最后琥珀酸经过三步反应,脱去2对氢又转变成草酰乙酸。再生的草酰乙酸可与另一分子的乙酰CoA反应,开始另一次循环。循环每运行一周,消耗一分子乙酰基(二碳),产生2分子CO和4对氢。草酰乙酸参加了循环反应,但没有净消耗。如果没有其他反应消除草酰乙酸,理论上一分子草酰乙酸可以引起无限的乙酰基进行氧化。环上的羧酸化合物都有催化作用,只要小量即可推动循环。凡能转变成乙酰CoA或三羧酸循环上任何一种催化剂的物质,都能参加这循环而被氧化。所以此循环是各种物质氧化的共同机制,也是各种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机制。三羧酸循环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
主要来源
有氧呼吸图
NAD++2H(2H++2e)NADH+H+NADP++2H(2H++2e)NADPH+H+
蛋白类作用
铁硫蛋白类的活性部位含硫及非卟啉铁,故称铁硫中心。其作用是通过铁的变价传递电子:Fe3++eFe2+。这类蛋白质在线粒体内膜上,常和黄素脱氢酶或细胞色素结合成复合物。在从NADH到氧的呼吸链中,有多个不同的铁硫中心,有的在NADH脱氢酶中,有的和细胞色素b及c1有关。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故又名泛醌。其分子中的苯醌结构能可逆地加氢还原成对苯二酚衍生物,在呼吸链中起中间传递体的作用。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与血红素的结构类似)为辅基的红色或棕色蛋白质,在呼吸链中依靠铁的化合价变化而传递电子:Fe3++eFe2+。当今发现的细胞色素有 b、c、c1、aa3等多种。这些细胞色素的蛋白质结构、辅基结构及辅基与蛋白质部分的连接方式均有差异。在典型的呼吸链中,其顺序是b→c1→c→aa3→O2。如今当今,还不能把a和a3分开,而且只有aa3能直接被分子氧氧化,故将a和a3写在一起并称之为细胞色素氧化酶。生物界各种呼吸链的差异主要在于组分不同,或缺少某些中间传递体,或中间传递体的成分不同。如在分枝杆菌中用维生素K代替辅酶Q;又如许多细菌没有完整的细胞色素系统。呼吸链的组成虽然有许多差异,但其传递电子的顺序却基本一致。生物进化越高级,呼吸链就越完善。与呼吸链偶联的ATP生成作用叫做氧化磷酸化。NADH呼吸链每传递1对氢原子到氧,产生3个ATP分子。FADH2呼吸链则只生成2个ATP分子。
意义
参考资料
[1]
脱羧反应 · CNKI学问[引用日期2014-12-21]